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二胎宝宝降生,随之二胎妈妈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也越发频繁。有人疑惑了,二胎妈妈也得产后抑郁症?为什么会有产后抑郁症?
生完孩子那一刻,体内的激素水平会陡然下降。出现产后心情抑郁是正常生理现象,大概持续 1 ~ 2 周时间慢慢消失。但有百分之十的宝妈症状会持续加重,走向产后抑郁症。需要大脑生物反馈调节大脑脑电、舒缓紧绷神经、镇静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走出产后抑郁阴影。
深扒二胎产后抑郁症的症状:
二胎妈妈或多或少出现产后抑郁症状:睡眠困难、过度疲劳、烦躁、性欲减退、忽高忽低的情绪变化。有百分之10的人还会表现出:情绪低落、无价值感、绝望感和无助感、死亡、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念头(这样的悲剧不在少数)。
很多人觉得,二胎妈妈有过经验,会更轻松自如。而事实是二胎妈妈更容易抑郁。
针对二胎妈妈心理状况随机调查显示:在家庭经济负担、孩子健康、夫妻关系、谁来带孩子等等问题上,二胎妈妈明显表现出更多的担忧和焦虑。
为什么会有产后抑郁症?
一、生理变化。产后24小时内,体内激素水平的急剧变化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生物学基础。激`素失衡引发抑郁、焦虑等情绪,还会影响到大脑营养失衡,发生暂时性脑神经紊乱。
宝妈生完孩子后,伴有中枢神经机能的易感性,情绪及运动信息处理调节系统(如多巴胺)的影响,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关。
二、二胎妈妈相对年龄偏大。心理和身体恢复机能就比较慢,激`素失衡,引起自身营养失衡,发生暂时性脑神经紊乱。难以从负面的情绪中走出来,心理素质都不比一胎时的好。
35岁是妈妈们生育的一个“分水岭”,35岁以上就视为高龄产妇。产前会担忧胎儿发育及自身健康问题,由此产生的焦虑容易引发产后抑郁。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数据显示,目前产生抑郁但没有被诊断出来的产妇比例高达百分之六十,而百分之五十被诊断出来的产妇都没有接受任何治疗。同时发现,焦虑、抑郁情绪与人体内的脑电波频率密切相关,大脑生物反馈对于训练调节脑电波频率有一定的作用。
大脑生物反馈可以通过仪器,采集孕产妈妈大脑内的脑电波,通过视频和音频信号,反复训练,使得孕产妈妈能够自主调节脑电波频率,回到正常状态,解决焦虑情绪问题。起到舒心,放松,消除焦虑,安心睡眠的作用。
三、多家庭在“生”与“不生”之间徘徊。原因担心养不起。宝妈们面对现实生活,她们的思虑比一胎时要深熟很多。想得多了,担心得多了,自然就就要心理负担。
四、有的二胎妈妈为生二胎,可能失去升职加薪的机会,有的甚至失去工作的机会。经济损失及心理压力也会产生抑郁心情。
二胎妈妈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将面对的挑战,不是简单的“1+1等于两个娃”、“全职两个3年就能复出工作”。其实和生一个孩子的时候已经不能同日而语。加上产后生理现象,会把这些你可能面对的问题再次放大,甚至严重到脱离你的掌控。
我们采访了一些二胎宝妈。当二胎前的“美好幻想”和现实生活猛烈碰撞后破灭,她们的思虑和心理落差截然不同。自己将面对的挑战,它不是简单的“1+1等于两个娃”、“全职两个3年就能复出工作了”的问题。
还有父母更老了、育儿成本大了、重新出现的家庭和亲子关系的矛盾、房子……很多关键的条件,其实和生一个孩子的时候已经不能同日而语。
再加上产后生理现象,会把这些你可能面对的问题再次放大,甚至严重到脱离你的掌控。一时走不出抑郁圈,越走越远。
如果身边有这样的产妇,要多关注她们的情绪和感受,尤其是二胎妈妈,在她们分娩前后,不仅给予身体上的照顾,更重要的心理上的安慰及陪伴,帮助她们顺利渡过那一段艰难的时期!别让她单枪匹马地“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