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流落街头!石家庄2127名大学生终获说法,三个问题要深思

四天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说的是石家庄有大学生在寒冷冬夜流落街头,最终获得志愿者的帮助。我把这件事归结为24个字:大学责任转移,学生无可奈何,社会广泛同情,困境亟待解决。如今,这件事终于有了进展,但依然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大家深思。

一、最新进展

1月14日,河北省在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河北省高校放假之后,滞留在石家庄的共有2127名大学生,他们滞留在石家庄的原因,有的是参加考试培训,有的是因为实习,打工或者是中转换乘。目前他们要么住在当地的教培机构,要么住在宾馆或者是亲戚和同学家里。

河北省教育厅要求相关高校一对一包联责任人,与学生取得联系,了解学生情况并提供帮助。目前,他们全部完成了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以河北经贸大学、河北地质大学以及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高校将本校学生接回学校,妥善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

二、问题一:其他地区能否借鉴

不得不说,学校前期的做法的确不妥。眼下既然有了行政命令,也就不存在推卸责任的可能了。我相信石家庄的高校一定能够做好滞留留学生的相关工作,那么其他地方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仅在河北,不仅在石家庄,其他省份和城市也同样有可能存在大学生放假后无法回家的状况。有些学校的研究生已经接到通知,放假期间不得离开城市,也不得在学校居住。这无疑就给同学们造成了巨大困扰,如果在本地没有相熟的亲戚或者朋友,是不是就只能自己花钱去住宾馆,一直住到下学期开学呢?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问题二:媒体报道推进进展

如果没有媒体对于流落街头大学生的报道,如果这些学生没有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很多大学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学生依然滞留在当地。对于学校来说,该不该反思一下自己的后勤管理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网络上的确有很多“杠精”和“键盘侠”,他们躲在屏幕后面发泄着自己的不满,对别人横加指责。但网络也有温情,当我们得知弱势群体的遭遇,当我们用自己的同情心去发声,总会从客观上推动事情得到解决。但我们也同样应该想一想,有些管理上的漏洞是不是本来就不该存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四、问题三:大学之大大在哪里?

大学生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他们将会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他们中的大多数并非来自有权有势的家庭,他们就是普通家庭的普通孩子,他们也值得被善待。如果说大学里有什么事情比行政管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更加重要,那一定就是学生。如果说每个学生除了自己的家庭,还有第二个家,那就是大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1931年12月3日,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就职典礼上说:“所谓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这句话至今在教育界被广泛引用。只有大楼没有大师,当然称不上大学。但如果大学缺乏对学生的基本尊重,即便有一群大师坐镇,能拍着胸脯说自己是一所称职的大学吗?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真心希望滞留在石家庄的这2127名大学生,能够获得及时的帮助。你认为其他地区可否借鉴石家庄的做法?你认为如果没有媒体报道,这件事能否得到及时解决?你心中真正的大学是什么样子的?来评论区聊聊吧。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我是缪老师妙笔生花,欢迎关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