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各地降温!医生: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一定来,但秋天的咳嗽不会缺席

本周

福建各地纷纷降温

秋意凉

朋友圈微博都在刷屏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

医生表示: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不一定来

但秋天的第一场咳嗽

绝对不会缺席!

半个月前,宁德6岁女童妮妮(化名)开始出现咳嗽。早期,只是白天偶尔咳几下,妮妮妈以为是感冒引起,没特别重视,只是拜托幼儿园老师让孩子多喝点水。

持续了几天后,妮妮不但白天咳嗽的频率高了好多,晚上也开始咳了。眼见孩子咳得小脸都憋红了,妈妈心里难受得不行。

突然,“孩子咳嗽老不好,担心是肺热引起”这句广告语浮现在妮妮妈脑海里。于是,她在朋友圈求助治疗方法,花椒炖雪梨,清肺猪肝汤、罗汉果泡水……都用了个遍,但咳嗽还是没停,这让妮妮妈担忧不已。在家人的建议下,立即将妮妮送往医疗机构救治。

类似妮妮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发生。孩子咳嗽久治不愈常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病因又到了孩子咳嗽的高发季孩子一咳嗽老母亲就悬着一颗心整宿整宿担惊受怕家长该怎么办?

什么是慢性咳嗽

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宁德市医院耳鼻喉科主治医师包伟晶介绍,美国胸科医学学会、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胸科协会在2016年基于专家共识的指南中提出:在≤14岁的儿童中,慢性咳嗽通常定义为每日咳嗽且持续长于4周。

根据咳嗽性质,可分为慢性干性咳嗽和慢性湿性咳嗽。

干性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的咳嗽;

湿性咳嗽:痰音明显、咳痰较多。年幼的小宝宝湿性咳嗽常无法咯痰,仅表现为喉间痰鸣,所以,不咳痰不意味着没有痰,而是他们将痰液吞下去了。

慢性咳嗽由哪些疾病引起

孩子咳嗽老不好,担心是肺热?别被广告语“洗脑”了。包伟晶说,任何旨在“去肺热”的治疗方法都于事无补,且还可能有不良反应。

包伟晶介绍,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有: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后咳嗽、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胃食管反流病、气道异物等。

1.哮喘:如果孩子咳嗽主要为干咳,有一定的时间、气温或季节规律,且常伴有哮鸣音、喘息感,并在运动后加重,则要考虑哮喘可能。哮喘属于过敏性疾病,如果孩子有过敏性疾病史,及时告知医生。

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当孩子主要表现为湿咳,咳嗽常在夜间、晨起及活动后更明显,同时伴有鼻塞、流涕、喷嚏、液体吞咽感和反复清咽等症状。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又称鼻后滴漏综合征,主要是与过敏性鼻炎、细菌性鼻窦炎等密切相关。

3.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咳嗽以短促干咳为主,在就诊等紧张状态下常明显加重,但在夜间不咳,也通常不影响孩子说话、进食及玩耍,且在发病前有较明确的上呼吸道感染史,则应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即习惯性咳嗽。它会自愈、通常无需用药治疗,常规止咳药对此也无效。

4.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孤立性慢性湿咳,而其他症状不明显。有时症状与哮喘较相似,不同的是它没有明显的哮鸣音。

5.胃食管反流病:并非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只有在其他致慢性咳嗽的可能病因基本都被排除后才需被考虑到,它可表现为阵发性的咳嗽,多发生于夜间,咳嗽可能在进食后加剧。

6.气道异物:当孩子存在迁延难愈的慢性湿咳,并且不久前存在呛咳史,应警惕气道异物可能。多数慢性咳嗽的孩子被带到耳鼻喉科诊室之前,往往已经历了哮喘、呼吸、儿科等多个科室的多轮治疗,所以在就诊耳鼻喉科时,首先要回忆孩子有无呛咳史。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有“小咳嗽”爸爸妈妈这样做

经常有家长一听孩子咳嗽了,就给止咳药,“这样盲目止咳,对孩子的病情是没有帮助的,”包伟晶解释说,咳嗽是呼吸道旨在清除病原体、异物、分泌物的防御性反射,它本身不是疾病,应致力于寻找可能引起孩子慢性咳嗽的病因,并对此有针对地治疗。

孩子长期咳嗽

家长要重点观察这些——

“首先要观察是干咳还是湿咳,有没有发热、喘息、流涕、喷嚏等伴随症状,有无昼夜或季节规律,活动后明显还是安静时明显。”包伟晶建议,家长在遇到孩子慢性咳嗽时,应及时观察记录孩子的表现并告知医生。

“在接诊时,有一些细心的家长会将孩子咳嗽时的视频提供给医生看,这让医生对孩子的症状有更直观的了解,对诊断治疗很有帮助。”

除了及时就诊之外,

在家爸妈们可以这么进行护理:

01

勤洗手、定期清洗玩具,让孩子不去摸口、鼻、眼睛,尽量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家庭成员打喷嚏或咳嗽要适当遮蔽,多进行户外活动。

02

有过敏体质的孩子可通过日常观察及过敏原检测明确过敏原,以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比如若对尘螨、霉菌等过敏,应尽量控制室内湿度在50%以下,使用空调时每1-2周清洗滤网,床上织物勤洗勤晒等。

03

若观察孩子有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状时,可使用家庭洗鼻器清洗鼻腔。

END

福建卫生报记者:张帅

通讯员:包伟晶、陈丽芳

编辑:小枫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