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怀念婆婆

世味煮成茶/摄

怀念婆婆

文/张平

以信念的引擎,驱真心为轮。当我坐在电脑前敲着键盘写婆婆时,婆婆已沉睡了一年之久,她的睡姿始终保持着笑容,把她的微笑带到了另一个世界……

婆婆也是我生命中的第二个母亲。婆婆出生于三十年代末,很清贫艰难的年代,她有三姐妹,婆婆排行最小。高高的个子,短短的头发,眉目清秀,从小聪慧的她就知道要读书,出人头地,走出穷山沟沟,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如愿当上了一名光荣的教师。“三尺讲台,一支粉笔”让她朝着梦想努力,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这一辈人的一生都是很艰难的,现在可能想象不到那种清贫、寒酸。

婆婆的前半生经历是我和先生结婚后才知道的,婆婆也是苦命人,37岁时丈夫因病去世,当时生了五个小孩,三男二女,最大的才十一二岁,最小的才三岁零八个月。想想那种场面是多么的悲痛,多么的凄凉,无法用言语表达,面对严酷的命运,她没有倒下,挺直腰杆,担起了培育子女的重任。听先生说:家父去世前要求把最小的儿子承继给自己的亲弟弟。因亲弟弟成家后,弟媳因身体原因没有生儿育女。

家公去世后,婆婆一直未改嫁,跟外婆相依为命,外婆帮忙带孩子,把孩子一个个都拉址大,立业、成家。我记得外婆去世时是96岁,从起病到去世整整三年,这三年外婆是卧床不起,一日三餐、一把屎、一把尿都是我婆婆精心的照料和护理。每天早晨起来用柴火烧水,帮外婆洗澡,更换清洁衣服,喂饭等等,不管什么时候,都把外婆整理得很精神。婆婆有内风湿关节炎,到了冬天,她的手就会颤抖,行走起来步幅蹒跚,这三年不知她是怎样过来的,婆婆艰难的一生可能只有她自己最懂……

我和先生结婚时,婆婆就有慢性支气管炎,常年都要靠药物维持。在我印象中,婆婆上楼都会气喘呼呼,上气不接下气,也许只有亲身体会才知道这个病情的严重性。

和婆婆相处差不多二十年,从来没有红过脸,我们不住在一起,一个县城,有什么事情一打电话,5到10分钟就可以到婆婆家。婆婆家请了保姆,我们都叫她想姨,她人特好,把我婆婆照顾的无微不至,有时候我们去吃饭,她都会多搞几个菜招待我们,像自己亲人一样。只要我们去吃饭,婆婆可高兴了,她会交代想姨买这买那。到了寒暑假她就盼着孩子们放学,她喜欢人多热闹。

随着年龄增长,婆婆病情复杂,有糖尿病、冠心病、支气管扩张、下肢静脉栓塞等等……2018至2019两年期间,婆婆病情比以前发作频繁,一年至少要住5到6次医院,每一次住院病情都是很严重,有好几次都是病危,在死亡线上挣扎着,在我印象中有两次在省里住院,一次是在湘雅附一,一次是在省人民医院就医,这两次都是在险中逃命。也离不开儿女们照顾和护理,先生经常和我说:“病痛折磨,婆婆受了不少苦,她从不叫一声痛,叫一声苦,希望菩萨保佑她今后健康一点,病痛少点”。婆婆也知道自己病情,但是她从不抱怨,从不诉苦,总是满面笑容对待一切,从她身上看到了“坚强”二字。

说起她的孩子们,一个比一个孝敬,大儿子在岳阳工作,每周都会回平江陪伴婆婆;二儿子在平江局机关工作,时间相对宽裕点,陪伴时间相对多;三儿子在医院工作,就比较忙,即时再忙他都会抽时间去看她。只要三儿子去,她最有安全感,觉得学医,包治百病。婆婆经常说:在医院工作又忙又累,连吃饭时间都没有,如果不是家中有两个学医的,谁又知道这么忙呢?大女儿随她女儿住在岳阳,也经常回家弄好吃给婆婆,婆婆最喜欢大女儿做的饭菜;小女儿在2007年出了车祸,幸好保住了小命,生活能够自理。

儿女们孝给了婆婆很大的鼓舞,给了她战胜疾病信心,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病痛的折磨也让她烟消云散。婆婆平日最喜欢看书、看报、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打打麻将,是她最快乐的事情。多年来,还喜欢写写日记,她说:“活动手脑,预防老年痴呆……"现在翻看她写的日记,里面记载着太多太多感动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美好回忆!

婆婆就是这样,对一切事情都看得很淡,她总是以乐观、积极、豁达的胸怀,对待生活,对待一切。

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有啥好的就想着我们,为了儿女们再苦再累,她都觉得值。有病时她常说:“我能活八十了,这一生很知足,没什么遗憾,儿女们又孝顺!只要走时不遭罪,不给孩子们增加负担就是我更大的幸福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能只有自己最清楚。到了6月份,婆婆总是说,写留言把我写到了80岁,今年可能难熬,因为她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正好大哥回来了,我先生出差,大哥就给我打电话,要我下班去看下婆婆,当我走近婆婆时,面色发白,嘴唇发绀,瘦弱的身体蜷缩在躺椅上,马上测血压,测心率,都不正常,赶紧叫了救护车,送到医院时,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马上转重症监护室,做了一系列抢救,气管插管,用药物维持血压、心率。我一直在旁边守着,看着婆婆被病痛折磨的身体,心里真不是滋味。而这一去,婆婆在重症监护室还没有住上48小时就撒手离我们而去。回想起与婆婆相处的点点滴滴,让我感觉婆婆不曾离去,你在昏迷中,没留下片言只语,悄无声息地走了。儿女们把悲痛化作力量,把婆婆后事办妥,希望她在天堂一切安好!

生而为人,最基本的就是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要好好孝顺他们!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想到了《游子吟》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死亡真是一个沉重无比的话题,提前知晓亲人的死前征兆,对我们更是最大的打击和伤害,面对死亡,也许活着的人更需要勇气。

我们没有对婆婆隐瞒病情,应该知道用什么态度去正确面对死亡……

婆婆的人生经历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们,也让她的孩子们在人生的阳光与风雨中,懂得珍惜、懂得满足、懂得付出与感恩。

人,来自泥土,最后又归于泥土。生与死都是一种自然规律,人身的微脆想留也留不住,但婆婆留给我们的朴实本质及良善的品性将永远激励着吾辈前行。

标签: 张平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