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肥胖率“爆表”,家长该如何应对?

近日,国新办发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报告结果显示:6-17岁、6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9%和10.4%。

青春期肥胖常常会导致

各种各样的问题

体育成绩不达标

被同学嘲笑

自卑心理

.....

为了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具体如何实施?跟着团团一起看看吧!

正确认识肥胖

首部《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显示,我国0-7岁肥胖儿童估测有476万,7岁以上学龄儿童超重、肥胖达3496万,加起来近4000万。

肥胖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是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并达到危害健康的程度。肥胖分为遗传性肥胖、继发性肥胖和单纯性肥胖,大部分肥胖属于单纯性肥胖,即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肥胖?目前常用的判断健康体重的指标是体质指数(BMI)。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使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BMI判断标准。

自己的孩子肥胖吗?

看这里

根据身高和体重的测量数据,可计算出一名儿童的BMI,然后按性别划分的年龄BMI曲线图中找到它对应的位置,跟该年龄的标准做比较。假如您的孩子处于2-5岁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5岁以下儿童生长状况判定标准》(WS 423-2013),当儿童的BMI值位于曲线2以上则为超重,位于曲线3以上则为肥胖(见图1、图2)。

▲图1 2-5岁男孩身高体重评分图

▲图2 2-5岁女孩身高体重评分图

假如您的孩子处于6-18岁儿童青少年阶段,参照《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标准》(下图)来判定。

预防孩子超重肥胖

如何预防孩子超重肥胖问题出现?以下三点,家长不妨记下来。

帮助养成科学饮食行为

家长及看护人是儿童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家长及看护人需要不断提高营养健康素养,才能更好地为孩子合理选择、搭配和烹调食物,保证食物多样化,减少煎、炸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的使用量,避免提供不健康食物,减少在外就餐。

培养积极身体活动习惯

每个家庭都要营造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家长应与孩子共同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促进运动日常化、生活化。

定期监测体重及生长发育

家长要充分认识超重肥胖的危害,定期为孩子测量身高和体重,做好记录,并能根据相关标准评价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必要时及时咨询专业机构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超重肥胖如何应对?

定期开展身高和体重监测,计算BMI,了解超重肥胖程度。

在平衡膳食的基础上,调整膳食结构,提高膳食整体质量和控制总能量。

行为干预:烹饪方式多样化、食物选择多样化,不用食物作为奖励;孩子进食时细嚼慢咽增加食物饱腹感,尽量减少在外就餐;鼓励孩子多学习营养健康相关知识。

身体活动:把运动作为控制体重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天累计60分钟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每周至少3次高强度身体活动,如长跑、游泳、打篮球等。

减少久坐时间,每坐一小时要进行身体活动。

保证充足的睡眠,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来源 |中国疾控动态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