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都快被卷!死!了!

最近,拼多多接连霸占热搜榜单,而最让网友心痛不已的,当属其23岁员工因过度加班在回家路上猝死的新闻。

而这次悲剧映射出的职场“内卷”化,再度成为众矢之的

内卷,是2020年度当之无愧的热词之一,指的是在某一领域的过度竞争中,人们被迫过度消耗无意义的劳动

概念很抽象,但生活中的例子却通俗易懂的多。

cr:百度沸点年度知识热词

有恨不得从幼儿园就开始“鸡娃”的北京海淀家长——他们对于时间分秒必争,节省下来的每一秒钟,都是孩子在“内卷”道路上领先别人的一个机会。

cr:精英家长圈北京站

有前赴后继地投入职场内卷环境之中的无数打工人——从“福报”996工作制,到全员大小周,再到拼多多最近被爆出上海总部买菜业务部门每月高达380小时的工时要求...

更高学历的打工人,更长时间的工作制,换来了更低廉的时薪和更多元的疾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国内的各行各业似乎都陷入了内卷的困局,留学生又怎能独善其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卷着出国

要说留学生的内卷化,从一开始就有了痕迹。

很多留学生在还是申请党时,就已经被“卷”了漩涡之中,狠狠体验了一把录取率的冲击

随着留学日趋常化,留学生数量激增,大大增加了申请的难度,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冲击,很多美国高校纷纷表示ED、EA申请数量暴增——耶鲁、哈佛等传统名校涨幅将近50%MIT申请人数更是比去年多出62%

但惨不忍睹的是,与坐着火箭嗖嗖上窜的申请人数相比,今年的ED录取率跌入了谷底——耶鲁、哈佛仅有不到10%,加州理工更是刚刚超过6%

cr:https://mitadmissions.org/blogs/entry/mit-early-action-decisions-now-available-online2020/

于是,申请党们不得不用更高的GPA、TOEFL、SAT等标化成绩、更加丰富的学术活动经历,来吸引TOP院校招生官的注意。

要命的是,你身边的竞争者们,都是和你一样千军万马踩独木桥过来的一个比一个出色

豆瓣网友老带妹带师称,自己在英国第二档商学院留学,明明不是顶尖的商科院校,身边同学却都是出身人大、华五等国内优秀院校,深感压力山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申请时期的竞争仅仅只是一道开胃菜,接下来,留学生会逐渐深入地感受到内卷的残酷

卷着留学

在申请党中成为“卷王”,顺利拿到了留学offer?

恭喜你!开启了下一阶段的内卷副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曾经以为,上课认真听讲,刷满attendance / participation points,下课完成所有required reading,做好实验跑完数据,考试之前复习再复习,就能高分毕业,甚至收获GPA4.0!

然而,入学了才发现有种评分标准叫做“curve”不是做好自己就可以门门拿A......

总有人!比你上课发言更积极,下课实验更努力,考试前凌晨4点还在图书馆刷夜,甚至挑灯夜读每门课教授推荐的长达数页的recommend readings,凭借出色的reflection paper拿到教授给出的bonus points.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明明拼尽了全力,金字塔顶尖的最高分,依然只属于固定的前几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卷着求职

在学校,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成为了自己学院的Outstanding Student或者是Graduate with Distinction,只为了求职那一刻的底气。

然而,现实总是给人一记当头棒喝。

1月8日,美国政府公布了H1B的新政策——H1B抽签规则由原来的随机抽签改为按薪水级别分配名额,薪水越高,拿到H1B的几率越大,但如果处在最低的薪水级别Level I,那么H1B的中签率几乎为0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H1B的新规定无疑给众多工签申请者们浇了一盆冷水!

在疫情的影响下,美国招聘岗位严重缩水,留美求职本就异常艰辛,甚至有很多留学生,因为公司受疫情影响严重而不得不被辞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次H1B的新规对于不是码农的应届生来说,几乎是断送了在美国的职业道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有一些已经成功拿到H1B的打工人,生活也并不能远离“卷”所带来的peer pressure

在码农聚集的湾区交着加州高额的所得税,自己单码农的家庭根本无力负担一套选址不错的townhouse。而和自己同样背景的朋友,在五大湖区挣着只比自己少一点点的年薪,交的税却少了一大笔!和女朋友在一起的双码农家庭,瞬间跻身“百万富翁”行列。

湾区、码农、大厂、程序媛...即使成功上岸、留在美国,压力也丝毫没有减少。

不由得感叹道:感觉美漂、沪漂、北漂一样,都是漂。

卷着回国

智联招聘近期发布了《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在国内求职的毕业留学生人数比去年增加了33.9%。在疫情、工签等众多因素影响下,回国就业似乎成为了留学生们的最佳选择。

可是,“最佳选择”也未必容易实现,回到国内的留学生们,求职前景也并不明朗

在学生时代积攒的人脉关系,回国之后完全用不到,如果想要进入国企或者备考事业编,那么需要从头再来,留学的经历几乎派不上用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海外工作一年,回国找entry-level被说over-qualified,找senior-level又被说经验不足。

国内外行业标准的不同,让所学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全都化为泡沫,所有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作为花费巨额学费的留学生,谁又不想拥有更好的offer呢?

而同样是回国求职,身边的朋友却能够“卷”出一片生机:有的应届生拿到了科技大厂年薪30万+的offer,有工作经验的更是直接入职某厂P7,而且对百万年薪并不满意...

似乎,从院校申请开始,留学生的“内卷”之路从未停歇

一次次向着目标冲击,一次次陷入竞争的漩涡。

生活好像是一个盘旋上升的楼梯,留学生们不断向上攀登,但好像永远也看不到终点

焦虑,嫉妒,抑郁...这些负面情绪越来越困扰着留学生群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既然如此,何不主动放弃“内卷”?

滚蛋吧!内卷!

打破“成功学”执念

就像《心灵奇旅》中所说的那样:人生并不一定必须要有一个目标

就像是理发店老板Paul那样,因为家庭的原因,不能再完成自己成为兽医的梦想,那么,当一个平凡的理发师也可以给别人带来快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反观一心向着伟大目标前进的Joe,对于其他事物心不在焉,但目标实现之际,虽然感受到了一时的兴奋,过后却是无限的迷茫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留学生现在面临的“内卷”漩涡也是一样。

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必须要朝着目标努力前进:要考入市重点、省重点,才能上一所好大学;要考上常青藤才能找一份好工作;要进大厂才能养活自己...

在向着目标拼命奔跑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迷失了自己。

一味的羡慕别人拥有的成功——名校光环、年薪百万、家底殷实;或是对自己目标梦想的执念,往往会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焦虑与压力。这些负面情绪会让我们变成《心灵奇旅》中沙漠里的一个个怪物,陷入自我怀疑中难以自拔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与不如意共存

其实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与障碍,就像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计划。而留学生“打怪升级”的路上中更是经常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坎坷:小到错过了信用卡还款日期要多交手续费,大到到手的offer因为公司内部变动被迫取消。

学会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共存,坦然接受它所带来的焦虑和压力,这是和“内卷”say goodbye的重要前提。

告别「不合适」

与其一味的羡慕别人拥有的成功经历,想要把自己的目标也定在TOP级别,不如坦然接受自己的平凡,去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机会。

“我的GPA、TOEFL成绩不够申请藤校,难道不能选择一所排名普通,但专业、教授让我感兴趣的学校吗?”

“我的能力一般、学历普通,拿不到大厂几十上百万的年薪package,难道不可以选择薪资较低但能获得更多成长机会的高性价比工作吗?”

...

也许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