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接生5万婴儿,为何自己没孩子?年轻时开的一句玩笑,最终成真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女性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们只能依附男子生活,这种情况直到近代才渐渐有所改变。民国时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女性,她们大多都才华出众,能执笔写锦绣文章,能走遍全国各地考察建筑,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更能换上武装,奔赴前线,抗战救亡。

那个时代盛产奇女子,她们将理想摆在爱情前面,为了追求理想不惜放弃一些世俗看重的东西,林巧稚就是这样一位奇女子。她当年与林徽因、林海音并称为北京四合院“三林”,林徽因当建筑师吃了无数苦头,林巧稚学医,吃的苦也数不清,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学医都是需要非凡毅力才能坚持的。

林巧稚不仅成了极少数坚持下来的人,还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妇产科事业,过去医疗条件落后,婴儿和产妇的死亡率极高,贫苦家庭尤甚,但林巧稚却让无数家庭满怀喜悦迎来了新生希望,她一生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林徽因、冰心的孩子、“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都是她带到这个世界上,她被誉为“万婴之母”,自己却没有一儿半女。

1901年12月23日,林巧稚的母亲在福建厦门鼓浪屿生下了她,父亲林良英是留过学的教员,他很喜欢这个女儿,为她取名,希望她长大后能够灵巧、聪慧、善良。林巧稚果然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因为5岁那年母亲死于妇科癌症,林巧稚立志要学医改变些什么。20岁那年,她跑去上海,参加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的入学考试。

协和当时是医学界名望最高的医科大学,不读则已,一读就要8年才能毕业。在当时人的观念里28岁还不结婚就熬成没人要的老姑娘了,你是女孩,何必呢!林巧稚不这么想,她天生就有圣母般的悲悯情怀,看到无数女子因为生产和妇科疾病陷入巨大的痛苦中,她不忍心。

凭着非凡的天资,林巧稚顺利入学了。值得一提的是参加考试时,她为救助晕倒女友耽误了考试时间,但学校就看中了她的医者仁心,破例录取。除了她外全国同批录取的只有24人,林巧稚是这些人里最出众的,她日日挑灯夜读,从不喊苦,到1929年毕业,她便获得了协和最高荣誉奖文海奖学金,成了协和女生的第一人,顺利毕业的16人里,林巧稚稳居第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她的优秀,本来可以选择更“有前途”的科室,但林巧稚不改初心,她要帮助更多的姐妹顺利生产,对抗可怕的妇科疾病。“女人是可以帮助女人的”,这句今年流行起来的话,百年前就被林巧稚实现了。当时国内的妇产科还在起步阶段,协和制度严格,起初甚至有女医生结婚生子就必须离职的规定。

虽然这条规定后来被废除了,但林巧稚当时在婚姻和事业面前,毫不犹豫选了后者,即使医院实行24小时工作制,压力极大,她也没动摇。最初,林巧稚只是当助理医师,某天晚上留院,一个陷入半昏迷情况紧急的产妇被送来医院,必须立刻手术,但外国医生去参加派对不在场,林巧稚经批准后即刻站上手术台,救下了这个产妇的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表现极其出色,林巧稚入院短短半年就升为协和第一位女性总住院医师,她也是协和首位中国籍的妇产科主任。她好像天生就带着创造传奇的使命感而来,明明那么瘦小,工作起来却总是脚下生风走得飞快,接诊时,她从不嫌病人多,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回家,床头电话铃一响,患者有情况,林巧稚就马上返院。

1939年,林巧稚赴美进修,她本来可以在国外享受好待遇,却依然坚定回到战火纷飞的故国,因为这里还有太多同胞等着她,需要她的医术。林巧稚回国后,协和因日寇入侵暂时关闭,侵略者烧杀抢掠,华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危机。可在林巧稚看来,只要还有新生儿呱呱坠地,国家就有希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不顾危险留在沦陷的北平,在胡同里办了个私人诊所,为很多连医药费都出不起的贫苦患者看诊,她减少挂号费甚至经常自掏腰包资助病人,这个小诊所坚持6年,林巧稚的病历档案又添了8000多份。抗战解放胜利后,中国首家妇产专科医院在林巧稚提议下建成,医者仁心的她众望所归,担任院长。

不管职位怎么变,林巧稚对妇女和儿童的真诚关爱始终不变。她本来可以去天安门看开国大典,却选择在那天留守医院、照顾病人;产妇临产紧张害怕,她不用冰冷的仪器而是温柔地安抚、贴在产妇肚子上听胎儿动静;为了帮她们顺利生产,她习惯守在一旁紧紧握住产妇的手,产妇在她面前总是能够放松下来,一个个胖娃娃就这样顺利出生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林巧稚不看病人身份如何,总是一视同仁对待,十分细心。护士给阵痛的产妇吃鱼,林巧稚批评道:“你看她疼成那个样子,还能吐出鱼刺吗?”一句话说得护士羞愧低头,自觉细心程度远不如林院长。除了关怀病人起居,林巧稚还延续了过去的习惯,随身带着钱以便帮助条件困难的病人。

她保全无数产妇和新生儿,对她心怀感激的家庭纷纷为孩子取名为“念林”、“敬林”、“爱林”......万婴之母,林巧稚实至名归。1978年,林巧稚病倒了,即使身体每况愈下,她也挣扎着用那几年完成了一部50多万字的专著《妇科肿瘤》,她更主编了《家庭卫生顾问》、《家庭育儿大全》等书,希望妇产科医学能让更多人受益。

即使病倒,林巧稚依然坚持接生,1983年春天她病重了,时常昏迷,但昏迷中她却总是喊着:“快!快!产钳,产钳......”只有手里抓着东西,林巧稚才能安静下来。去世前一天她还迎来了6个小宝宝降生,开心得不行,而她病逝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又是一个胖娃娃,一晚上接生了3个,真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林巧稚82年生命全奉献给了中国医学事业。她一生未婚无儿无女,遗嘱将毕生攒下的3万元积蓄都捐给医院托儿所,自己什么也没留下。其实,林巧稚年轻时家人就曾劝她不要去学医,往后老大嫁不出去怎么办?林巧稚半开玩笑似的说:“那我就一辈子都不嫁。”

本是一句随口说的话,没想到最终成真。“万婴之母”林巧稚,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了救更多人生命,放弃了自己的生活,如果真的有菩萨心肠大抵就是如她这般,无论逝去多少年,她的名字都会被后人记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