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自己做题,有些难题,需要家长做出辅导和点拨

寒假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一段时间,很多孩子的假期作业,还没有做完。也许有些手快的孩子已经做完,但是大多数孩子处于进行时的居多,而且对于大多数低年级的孩子来说,难一点的习题其实还是需要家长抽时间做出相应的辅导和点拔。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需家长点拨,面对不会做的习题或“爬坡”难题,家长的帮助是很有必要的。毕竟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需要大人的诱导和培养。只是在辅导、点拨时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1.抓住基础知识点,多结合例题进行辅导

万变不离其宗,学习的基础还是在课本,在例题。这些就像是掌握最初的本源一样,不可偏废。如果孩子经过思考实在不会做的题目,大人也不要直接告诉原题的解法,最好的方法是根据原题,在课本中寻找相似的例题,与孩子一起分析、讨论,弄懂弄通例题,再让孩子去做原题。由于弄懂了例题,孩子多半会做原题,如果仍然不会做原题,那么应再回到例题的讨论与计算上。

经过几个来回,只要家长有耐心引导,孩子一定会做原题。这种做法,虽然大人要麻烦一些,但能够训练孩子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否则,孩子总是处在就题解题的被动思维定式中,很难建立学习的思维迁移模式。

会学习的孩子,说到底就是具备了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能够以弄懂例题为基础,去应对千变万化的习题。这就叫做“活读书”,而不是“死读书”。有的家长,似乎很疼爱孩子,生怕他多动脑,一遇到难题,就告诉其做法,这是一种不好的方法,应该避开。

2.题读百遍,其义自现

遇到孩子不会的题目,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反复读几遍题。或许在孩子某个读题的瞬间,孩子就想到了阶梯的方法。许多题目并不难,只是孩子缺乏耐心阅读原题,往往只看了一遍,就感到不会做,很难,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如果大人总是迁就孩子这种消极心理,立即告诉他如何做,甚至将算式都列好了,就会使孩子养成遇到问题不想思考,依赖他人解决的坏习惯。

正确的方法是多鼓励孩子:“你很聪明,妈妈相信你,只要多读几遍原题,你会做得出来的。”当孩子做出来以后,大人要高兴地称赞:“我说你很聪明吧,只要仔细一读题,就会做了。”这时,孩子也一定会高兴起来。

孩子不会做的题,大人坚持让他“再读一遍”“再读一遍”……不轻意告诉他,这种鼓励式的读题法能够“逼”出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获得自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不为孩子做题,而是学会抓住关键点

语文、英语这类学科大多需要孩子的积累,而对于有些数学难题,家长可以先就这个原题,分析它的关键点在哪里,找到什么条件就好解题了,让孩子根据大人的提示,去思考、去列式计算。而不能将算式直接列出来,更不能替孩子做题,或告诉孩子第—步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如果这样辅导孩子,那么他的解题思路永远打不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孩子到了高年级以后,数学题都很难了,许多难题家长也无能为力,需要请老师多加辅导,那么对于孩子来说最幸运的事情,依然是遇到引导自己学习的老师,而不是单单解出这道题。

标签: 数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