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北奖百万,将消失!教育新规:禁止以高考成绩奖励师生

高考是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每年向我国各大高校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人才。

但在某些人看来,高考却是一笔生意。

四川的张非,第一次考入复旦,第二次考入北大,第三、四次考入清华,很多人都说他在大学贪玩被开除,但一个高中非常自律,而且复读再次考上清华的人,大学贪玩,有点说不过去。据说,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每年赚取数十万的奖金。

同样,今年广东一个民办高中在今年招收复读生的时候,打出了考上清北奖励人民币108万元的巨额奖金。

这所高中之所以这样做,也是为了生意,如果学校考出一个清北生,那就是学校招生宣传的资本,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家长愿意花数十万元的择校费来来读,一出一进,学校赚得盆满钵满。

多年的应试教育,已经让很多中学把高考的成绩和升学率当做目的,反而忘了高考的本质、教育的本质了。

高考的本质是人才选拔,教育的本质是人才培养。

为了矫枉过正,国家出台了首个教育评价系统,其中规定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

这也就意味着从此以后,再也看不到对高考状元的巨额奖金了,再也看不到高考后各高中的喜报了,各大高中再也无法凭借高升学率招生了。

对于这项规定,大家都是支持的,这可以一定程度遏制重点高中掐尖招生。就比如河北的衡水中学,重点率占整个河北省的60%以上,一家独大,不仅抢了其他学校的优质生源,还占据了大部分优质师资。

在重庆也是一样的,每年中考后,各大中学都会进行抢人大战,甚至一度让家长选择报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掐尖招生的目的就是保证学校的高学率,这对于教育是不公平的。

但全面禁止以高考成绩考核老师,禁止公布高考情况,也会有负面影响。

第一,造成老师教学懒散。就像高考成绩是考生进入大学的硬指标一样,考核老师也需要硬指标,而这个指标往往就是学生的成绩,现在不再看了,可能会导致一些老师尸位素餐,变得懒散。

第二,缺少竞争和激励。其实媒体上对于高考状元的宣传基本都是正能量的,主要宣传在学校是如何努力的,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实现成绩的提升的。这对于高一高二的学生而言,有值得学习之处和激励的作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整体看来,是利大于弊的,对我国教育的良性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作为一个社会培训机构,思玛德把“育人”当做自己的价值观,充分做好自身的定位,坚持为学校教育赋能、为家庭教育助力、为社会教育尽责,切实按照国家教育规定,积极发挥育人功能,为新时代培育新人才。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