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部委给中小学“三放权”,是惊喜也是考验!三大难题要解好!

给企业放权才能拥有充满活力的经营氛围,给科研人员放权,才能让科研人员拥有更多的创新动力。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也一直在尝试去做得更好,所谓的“放权”并不是放任不管了,而是在制定良好规则的条件下,让下面的实际工作人员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更具有活力。但是,大家也知道,在我们国家还有一个通病叫做“一管就死,一放就乱”,这本来是形容城市管理的,但其实在其他行业当中也是有着共同属性。

近日,中央八部委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校办学活力的意见》,要给全国中小学放权,以解决中小学长期以来负担重、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给中小学校“松绑减压”。

其实,学校管理也是和公司运营一样,要想良性运营无非需要三大条件:业务权,人事权和财务权。有了这三项基本条件,公司才能良性运营。而放到学校来说,这三项就是:教育教学的自主权、学校的人事工作自主权,还有经费使用自主权,(公办学校是属于财政拨款的)。

一、“三大放权”有利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长期以来,中小学在这三个方面都比较束手束脚,在教学上,一切以上级主管部门的规划为准,不能越雷池半步,这个问题就限制了广大一线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上只能亦步亦趋,而学生们也是一年年的千篇一律。虽然对老师和学生来说可以紧跟大纲要求,但有益的尝试和改进都被抹杀了,这是不利于进步的,在教育界有人戏称教学大纲为八股文,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不难看出对当前僵化状况的一种无奈。

首先,学校有了教学自主权,就能在课纲的范围内增加很多灵活的东西,每个学校都可以进行教学优化改革试验,真正做到我们一再强调的素质教育。放弃目前的“唯分数论”和“唯升学论”。

其次,学校有了充分的人事权,才能更恰当地调配师资力量,优化师资结构,对不适任的教师可以快速灵活地调动或者解聘,对优秀教师奖励和晋升,也可以做得更大步一些。

第三,教学经费自主权是学校的命门。以前,学校不掌握财权,动用经费需要三请示、四审批,程序复杂,时间拖沓,浪费精力,很多事情就在这种拖沓中被磨没了。现在学校如果有了足够的经费自主权,就可以快速决断,快速实施,不用再构建空中楼阁了。所谓只有落到实处的规划才是真正的规划。

二、有了“三大放权”,必须要解决好“三大难题”

什么是三大难题?就是怎么放、放多少和如何监管这三大难题。

前文说过我们“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问题,似乎在放权与管理上是一个死结,其实,这样的矛盾不止我们国家有,全世界都是一样的。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制定好规则,执行好规则并按照规则有效监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先,怎么放?就是要解决好放权的规则,其中包括放哪些权限,具体放给学校的谁,权限的边界是什么,违规越界时要怎么处理和纠正。

其次,放多少?比如自主教学的深度有多少,人事任免的层级是哪些,多大金额的项目经费可以自主决定等等。

第三,如何监管?要做好监管就要非常明确怎么放和放多少的问题,制定出详细和可操作的规则,明确奖励和处罚的条款,拒绝我们惯常的模糊原则,让每个参与者都非常明确事情的边界在哪儿,越界的后果是什么。

三、做到“三公开”和“三监督”才是良性放权的终极解决办法

要想做到良性放权,良性运作,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三公开和三监督。

三公开:经费使用公开,人事任命公开,奖惩公开。

三监督:教职工和学生的自主监督,上级机关的监督,社会大众和媒体的监督。

有了这样的措施,相信放权给学校一定不会出现“一放就乱”现象。

标签: 中小学 教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