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新增学位1.7万余个 实现“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十三五期间,碧江区加大城乡学校改造力度,强化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增学位1.7万余个,让广大学生实现了从“有学上”向“上好学”的转变。

走进铜仁市第九中学

HOME

宽阔的教学楼走廊,舒适的采光,让整个教学区十分敞亮。钢琴室、美术室、书法室、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

铜仁市第九中学是原川硐农业中学,学校建于1974年。2015年以来,为适应城市和教育发展需要,碧江区按照建设标准化初级中学的要求,对原川硐农业中学进行改扩建,学生人数由原来的800增加到现在的1700多名,学校班级由原来的16个增加到现在的33个,根据学校的发展规划,可以容纳2400个学生学位,学校还划分为生活区、教学区、运动区,提升了学校的办学规模,完善了各类教学硬件,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杨婷婷是学校的一名老师,2013年她来到学校任教,这些年,学校的点滴变化她都看在眼里。“我来到学校有八年了,这八年来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学校功能室齐全,教学设备完善,功能划分合理,这些变化都为附近的子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和学习环境。”杨婷婷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伴随着学校全面升级改造,办学环境不断改善的同时,碧江还通过特岗教师、事业单位招考、跨区县选调等渠道补充教师资源,学校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我们学校由原来的60多位老师增加到现在的110位,学校老师占比率98%以上达到本科学历,这几年,我们通过学校老师网上学习,课堂名校传帮带以及各种交流活动,学校教育水平逐渐得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升学率位居碧江区前列。”铜仁市第九中学校副校长李小林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每天上完下午第二节课后,铜仁市第三十二小学四年级二班的李佳函都会准时来到学校的书法教室学习书法。2018年,李佳函随家人从印江县中兴街道虹穴村搬迁到了白岩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后根据就近入学原则,李佳函来到了新学校开启了新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以前的学校班上只有七八个同学,但到了这里,每个班上都有五十多个小朋友,我的朋友也多了很多,大家都和我一起玩,在新学校我特别开心,还能上我喜欢的书法兴趣课。”李佳函高兴地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018年9月,投入9300多万元新建的铜仁市第三十二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学校可提供学位1600个,主要招收从沿河、松桃、印江等县移民搬迁而来的学生和进城务工子女就读。

“为了让孩子们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学校建立了两大工作机制和一个展示平台,来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学校还依托乡村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来丰富孩子们的第二课堂,给孩子们提供比赛活动和展示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新的学校快乐学习,健康成长。”铜仁市第三十二小学校校长杨兴珍说。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据悉, “十三五”期间,碧江区先后投资13.5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46所,新增校舍面积36万余平方米,新增班级399个,新增学位17280个,保障了学生有学上。以城区9所优质学校为龙头,组建了6个小学教育集团、3个初中教育集团,覆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36所。通过优质学校新区领办新建和薄弱学校,让新区及易地搬迁学生享受到了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碧江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欣 曾珍)

主 编:廖凯 副主编:陶燕 编 辑:田爱丽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