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家长群里都在吹捧老师,我要不要跟风?老师其实更关注这三种学生

今天晚上又有奇葩说,这一期终于停止了有关理想与现实的争论,回到了现实生活之中,去讨论一道社会题:“家长群里在吹捧老师,我要不要跟风?”

这其实是一个很值得去讨论的问题,这牵扯到了孩子的教育,有关于祖国的花朵,国家的未来,当然更是自己孩子的在少年时期最重要的事情:学习。

这道题的落脚点在我要不要跟风,很明显定位在一个家长身上,我想奇葩说在构思这道题的时候就已经想过这个话题的另外一端,老师,是如何的一个态度。但是我不想省去这个部分,我想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来阐述这个问题。

所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老师们对待这件事是如何的态度,以及家长们为何会有我需要去跟风这样的忧虑,我们先从老师入手。

当我是一名老师

01:事实是什么样?

我们必须要先给出一个事实,一个有师德的老师不会因为家长群里对老师的吹捧与夸奖就对学生产生区别对待。

这也是我们要明确的问题,这件事的上限,就到吹捧老师为止,因为如果要再往上走,到了送礼的地步,不仅违反了老师的职业道德,更有可能触犯法律。

我在网上搜有关老师失职的新闻,当然会有,我们身处一个偌大的社群之中,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品德高尚的人,自然也有不负责任的人。好消息是老师这个职业面对的是这个国家的未来,所以也面临着更强和更透明的监管。

如果我们认真去想一想,一名老师真的会因为家长群里的一句吹捧就去特殊对待一名学生吗?我想这很难在逻辑上站住脚。老师看家长群里的一句话只需要几秒钟,而他在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会真实的面对每一个他的学生,如果真有特殊对待,绝不会因为家长群的几句吹捧。

02:老师更关注这三种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明确了老师不会因为家长群的几句吹捧而特殊对待学生,但家长们为何还会有这样的焦虑,可能的原因是特殊对待真的存在。那老师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呢,大概会有以下几点:

第一,就是成绩特别好性格也不错的,容易讨老师喜欢的学生,别说是自己的学生,就是其他班级有这样的学生,老师也会关注一下。更何况这一类学生成绩本来就不错了,老师的关注并不会产生实质上的特殊对待。

第二种是特别调皮的学生,我想在我们的学生生涯中,班上一定会有那么一个两个特别调皮的学生,不仅会引起老师的关注,也会引起班上所有人的注意。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关注绝不会是什么特殊对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才是最需要被讨论的一种,领导的关系户、其他教师的子女。在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其实也见过这种情况,哪个班的学生是哪个老师的儿子。但现实中被质疑的特殊对待很难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他们本就是某一科老师的孩子,在学习资源上本就优于其他人,不需要在学校这个环境下去特殊照顾。

03:守住底线,关注但不特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师这个身份是会产生责任冲突的,即教育的公平原则与老师的个人情感的冲突。学生应该被公平对待,但是每个学生性格不同,学习态度不同,背后的家长也不同。

如果说家长们在群里吹捧老师想要让孩子被更多的关注,还有一种家长,会让老师不太敢关注学生,就是对孩子保护欲太强的家长

在这个时代孩子可能比正在工作的我们还要辛苦,先不说高考的压力,在教室里做不完的题,就是在教室以外的周末,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数学、英语甚至书法、音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的环境下,会有一些家长,不愿意给孩子压力,放任孩子自由成长,或者说一些家长比较提倡的快乐学习。这个时候家长与老师就天然地站在了对立面,家长在学习任务的多少上与老师有了分歧,甚至干预老师对于孩子的教学。这肯定影响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

除去这一情况之外,老师对于学生,最多就是关注并不会变成特殊照顾。这也是现今教育老师这个敏感的职业需要去找到的那个平衡点:关注但不特殊。

通过站在老师的角度,我们分析了只是在家长群里吹捧老师,并不会有什么影响,老师基于师德会将教育的公平性最大化,找到关注学生而不去特殊照顾的平衡点。接下来我们看看为什么家长争先恐后要在老师面前表现。

当我是一名家长

01:家长群吹捧老师是常见现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奇葩说都要单开一题来讨论家长群的事,证明这已经成为了常态,我们也经常能在网上看见家长群里的各种段子。

如今借助科技的发展,老师与家长的交流并不像我们小的时候一学期两三次的家长会。如今,每一个班一定会有一个家长群,忙碌的老师,并不太关心家长群里的聊天。

但吹捧老师变成了一个很容易出现的事情,毕竟只需要打几个字就可以了。总有一些家长,可能忙碌,可能不屑于如此,没有跟随其他家长的步伐。这个时候,他会想一想,因为这个没有,会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吃亏。

这是现在人们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别人都在做,我没有做,会不会对我的孩子产生负面影响?

02:我们在害怕失去什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个问题问的人是家长,不是学生,我想我们在学生时代也不会想这些问题。那时候的我们,巴不得老师不记得有我这个人存在。

所以问题还是出在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我们究竟在害怕什么?当别人都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没有做,这会不会对我造成不好的后果。

我们慢慢失去了对错观,变得计较得失,计算并不知道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得失。这是这个时代带给我们的东西。

我们不知道我们在追求什么,拥有什么,自然就不知道有什么可以失去,就会害怕失去任何东西,甚至是我们没有获得的东西。

03:现代社会对得失与对错的平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我们总要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处于一个信息交流快速,大多数时候来不及做对错判断的时代。不去思考,又害怕错过的结果就是变得越来越从众。

现在人们对太多事情选择了从众,在消费观念上,别人追求更贵的东西我也这样选择。在工作上,互联网、金融、事业单位是高考填报的热门专业,尽管有些需要天天加班或者工资不高。

可到了孩子这里,作为家长的我们还是在从众,从重点中学到学区房,到强加在孩子身上的学习压力,到没完没了的周末补习。说到底还是对于孩子的教育焦虑,担心自己的孩子落后于别人。

作为父母,我们应当有这样的担心,可是这种担心是要建立在正确的对错观念和社会准则之上的,只有正确的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再把目光放在没有意义的焦虑和追逐中,才能做到正确的教育孩子。

写在最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到奇葩说的这个题目,“家长群里都在吹捧老师,我要不要跟风。”我可能没有答案,因为这个答案没有意义,跟风或是不跟风,对孩子的影响微乎其微。

这个问题最终会回到我们的人民教师那里,他们如何去找到关注却不特殊照顾的平衡点。

我想作为家长,更应该去做的,是多向老师问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多向老师去关心自己的孩子,自然学生就会受关注一些。而不是说有什么途径,能够使孩子变得特殊。

标签: 奇葩说 高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