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蓄千万却不舍得吃西瓜 这位清华老教授靠“抠”救了几千名孩子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如果你的账户上有一千万,你会选择怎样的生活?

你会放弃500块钱一片的救命药吗?

你会因为贵不舍得吃西瓜吗?

你会一件毛衣穿上十几年吗?

这三个问题的答案,清华大学教授赵家和的答案是“会”。

1934年9月,赵家和在清华园中出生了,因为父亲是清华大学法学院系主任,所以从小他就泡在书堆里面长大的。

长大后,他也考入了清华大学并在1955年拿到了第一届“优良毕业生”奖章。

因为在校期间成绩优异,毕业后他便留校当了老师。

走上讲台后,他简直如鱼得水,他说:“我爱教书,最高兴的时候,就是讲一个问题,别人听懂了。”

可没过多久,因为父亲的关系他被迫离开讲台,只能每天接受各种审查,后来,他还挺着肿胀患肝病的大肚子在江西劳动改造,差一点就丢了性命。

好在,几年后他又一次回到了清华大学,被调入了学校的科研处。

当时他接到了一个重要任务:到国外选购一批计算机和先进的仪器设备。

在谈判的过程中,外商却一直抬价,为了给国家省钱,赵家和开始找出产品的技术漏洞,最后,迫使外商以每种型号计算机几乎一半的价格成交。

1985年,一直从事无线电方向的赵家和却接到了“转行”的命令。

他需要开始筹建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第一个文科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有人说,“以他的聪明,留在无线电系,奔个院士很有可能,可让他转,他就转,一点折扣都不打。”

就这样,年过半百的赵家和开始重新开疆拓土,他说:“经管学院学生的比例要占学校的1/15,金融将来会很有前途。”

后来,他又一次站在了金融领域的讲台上。

可在学生的印象中,这位满是学问的教授最大的特点就是“抠”。

学生们知道,一到冬天,老师总是穿同一件毛衣,袖子的地方都要磨秃了,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件衣服老师已经穿了快20年。

学生们到老师家做客,进去后都感觉不可思议。

屋子里只有一个简陋的二门书柜,一张床,一台桌椅,唯一的电视还是别人送的。

而他却一直乐乐呵呵的说:君子自安,虽居陋室,自谙芬芳。

1998年,赵家和退休后应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邀请,担任客座教授,工资待遇可以说是特别的优厚。

大家都说,赵老师终于能过上好日子了。

可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个怪老头居然更加变本加厉了。

他给自己的妻子定下严格规定:一家人每月的生活费是100美金。

为了精打细算过日子,一家人常常挑便宜的鸡腿吃,啃法棍面包,以至于后来家里人“闻鸡色变”。

妻子回忆说:“我们在美国最常吃的就是鸡腿,因为那是最便宜的。我和女儿还特别关注打折信息,看哪里有卖特价的食品。”

因为在他们生活的地方西瓜有点贵,家里人从来不舍得吃西瓜,女儿说,只有妈妈生病难受的时候,父亲才特批买了西瓜吃。

过了三年省吃俭用的生活后,赵家和突然决定:回国!

这下给大家都弄懵了,好朋友劝他:既然待遇很好就留下来吧!

谁知他说:信美然非吾土,田园将芜胡不归。

回到国内后,他把这些年省下来的钱全部给了自己从事股票投资的学生,一共大概20多万美金。

学生也搞不懂老师要做什么,就一直帮老师打理这笔钱。

而赵家和却依旧像从前一样,讲学、做顾问,开始四处奔波。

2005年告诉赵家和:“老师,账户里已经有500万了。 ”

谁知赵家和只说了一句:“嗯,可以做一点事情了。”

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老人要把这笔钱全部捐给贫困的学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了研究出到底给每个阶段的学生多少钱,他很早就开始调研了,他一有时间就独自坐着公交车前往北京郊区的高中。

每次回来,他都一身疲惫,妻子心疼他说让他打车去吧,他说什么都不同意,坚持要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他说:“从小学到初中有义务教育,上大学有国家助学贷款,要花,就花在穷孩子‘最要劲’的高中。”

“我们也没有多大的本事,热闹的地方,我们就不去了,就做一点雪中送炭的事吧,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就不做了。”

后来,一笔笔钱从北京送往了江西、湖北、吉林、甘肃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身上。

3年后,捐资助学的工程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但赵家和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

他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并且已经开始转移。

好在,因为资金的不断有效管理和投资,赵家和账户里的钱已经超过了一千万,医药费方面是不用担心了。

可当他听说,治疗他癌症的靶向药一片就要500块钱的时候,他放弃了,而是四处打听选择了印度50块钱的仿制药。

但他吃下去药后,却让他全身过敏高烧不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赵家和决定:放弃治病,银行卡里的钱全部捐了,成立助学的基金会。

他特意嘱咐:任何时候不要出现他的名字,如果要说,就说他是一名清华大学的退休教授。

2012年7月,甘肃省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成立了。

没过多久,赵家和便离开了人世。

在临终前,他说:“我到时把自己捐出去,让医生好好看看,它们到底是怎么work的。”

去世后,他把自己的遗体捐给了北京协和医院用于医学研究。

他的家人在整理赵家和遗物的时候发现,他的衣柜里只有8件衬衫毛衣和4件西服。

而他却整整捐出1500多万,救助了2204名贫寒学子。

这些,他从未后悔。

临终时他说:“我已经做了我认为最好的安排,求仁求得,了无遗憾。”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