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女人,也许郑爽应该好好看看

2021年还没走过一个月,娱乐圈的第一大瓜就在郑爽身上精彩开演。

“代孕”、“弃娃”、“隐婚”成为了郑爽的代名词,以至于国家出手让她永远滚出大众视线。

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我们很难得知,但这两个刚刚一岁的孩子,让我想起了另一群女人。

她们也是妈妈,她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紫丝带妈妈。

她们身上的标签:被迫与孩子分离,终其一生都在苦苦地寻觅。

01 “孩子六个月被抢走,我没了魂”

“我抱着孩子,从这条小路往家走,这个时候,男方跑过来,搂住我的脖子,把我搂倒在地。他二姑按着我的腿,把孩子抢走了。”

2016年,31岁的王建娜未婚生女,后来与男友分手,独自抚养女儿。

2017年1月,男友带着十几个亲戚,来到了王建娜居住的小区,众目睽睽之下,抢走了孩子。

女儿被抢走时,才6个月大。

几个小时前,女儿还在自己怀里吃奶,转眼,母女分离。

王建娜马上赶去了男友家,发现一家人早就搬走了。

孩子被抢后,王建娜用了各种办法寻找,甚至去请私家侦探,可是四年多过去了,依旧不见男友一家的行踪。

她唯一能做的,是通过上诉,争取探视权。

2020年底,法院当庭宣判,支持她探视孩子。可是,手里握着这份判决书,她却找不到探视女儿的地方在哪里。

至今,王建娜已经1460天没有见到女儿了。

她说:“即使孩子回来了,站在我眼前,我也认不出她了。”

有一句是这样说的: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人世间的离别本来就苦,而怀胎十月的母亲和年幼的孩子,生别,其实更苦。

可,王建娜绝非个例。

中国裁判网数据显示:在700多例涉及子女抚养权和探视权的离婚判决中,有11%存在父母一方抢夺、藏匿孩子的情况。

这群把孩子当作心头肉的母亲,后来大部分不是疯了、就是患上了抑郁,一生都在思念孩子中,惶惶不得终日。

02“一直在寻求帮助”

前不久,足球解说员漠寒发微博控诉丈夫张培萌抢走了自己的儿子。

2020年8月24日下午,张培萌趁漠寒不在家,丈夫带着几名男子,尾随莫寒母亲回家。并趁老人掏钥匙的空儿,从背后把老人击倒,冲进家里,把孩子从育儿嫂手中抢走。

漠寒立刻报警,并赶去了张培萌家。

可张培萌早有安排,他把漠寒的照片给了小区的物业和保安,嘱咐他们坚决不能让漠寒来到家里。

漠寒没有妥协,她在微博上公开了事情的经过,希望能得到社会的支持。

可始终没有很大的进展。

如今漠寒是“紫丝带妈妈”中的一员,在与女儿分别138天的时候,她写道:“女儿,妈妈会拼尽全力,站得直直地等你回家!盼归!”

孩子是母亲一生的牵挂。

紫丝带妈妈们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又要抗下痛失孩子的苦,支撑他们活下去的,就是大街小巷的一点蛛丝马迹,法院的一丝丝线索,广场上寻人启事的牌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有绝对的经济实力全身心都去寻找孩子,大部分为了活下来,白天要工作,晚上继续寻找。

也许只有真正十月怀胎,懂得其中不易的时候,才能明白痛失一个孩子,就是拿走了这个女人的全部。

03“五岁分离,孩子终日思念母亲”

5岁那年,熊定宇的父母离异,熊定宇被爸爸抢走藏到了老家。

他与妈妈的通讯工具是一支笔,想妈妈的时候,他就把心里话写下来。

熊定宇每天都在想妈妈,终于把妈妈盼来了。

妈妈说要带他出去玩,可是奶奶一直在桌子下面掐他的手,示意他不要去。此后,妈妈再来,都被奶奶挡在门外。

上学放学都有爷爷护送,熊定宇没有机会联系妈妈。

但他一直记得妈妈的手机号,上三年级的时候,爷爷不再送他,他用零花钱偷偷去电话亭给妈妈打了电话。

失联多年的母子,才说上了一句话。

电影《神秘巨星》中玛梅·维贾说,在每个孩子的人生里,母亲才是真正的巨星。

离开妈妈的孩子们,生活不如意,但他们无能为力。于是,这成了成长中遗失的部分,哪怕他长大、成了家,也摆脱不了这样原生家庭的影响。

知乎“紫丝带妈妈”的超话下,有不少网友留言:

“小学的时候,爸妈离婚,我判给我爸,我爸每天检查我手机,在我书包里放定位器,为的就是不让我见妈妈。”

“父母离婚后,妈妈搬回姥姥家,距离我家走路也就两分钟,但爸爸说:不允许她回来看你,也不允许你去看她。”

“害怕惹爸爸生气,但又想妈妈,终于鼓起勇气去找妈妈,只记得,妈妈抱着我,一直哭。”

有一个调查研究很触目惊心:在中国,每年大约有8万孩子正在经历着被抢夺、隐匿。

这些 “被抢孩子”,无辜地卷入了夺子大战,成了父母感情世界的炮灰。

04

纪录片《北鼻异想世界》里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找了几个小宝宝,年龄在6个月到2岁之间。

科学家让妈妈们先是开心地陪宝宝玩,再让妈妈忽然收起笑容,面无表情,且在两分钟内不理睬宝宝。

结果发现,在妈妈开心时,宝宝也开心;

在妈妈难过时,宝宝们有的局促不安,有的摸摸妈妈的头,有的大哭起来。

看起来“什么都不懂”的宝宝,其实对成年人的情绪,很敏感。

就像武志红在《为何家会伤人》中写道:中国人的习惯性认为,三岁前孩子什么都不懂,所以怎么对待他们都可以,是大错特错的。

无论他们多大,他们只要生活在这个家庭中,就能感受得到父母的喜怒哀乐。

而名目张大的抢夺和藏匿,也许现目前看不出什么影响,其实早已在他们的成长中埋下了不少的祸的种子。

所以,父母们,如果婚姻不能继续,请将伤害降到最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05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把刚出生的幼猴与亲生母亲分开,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一个是绑着奶瓶的铁丝妈妈;一个是不能喂养的绒布妈妈。

试验中发现,小猴子只有在饿的时候,会去找铁丝妈妈吃奶,吃完奶,还是会长时间依偎在绒布妈妈身边。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母子的亲密关系并非是食物决定,而是温和的陪伴。

哈洛还进行了另一组实验。

他把小猴子分成两组,一组只有铁丝妈妈,一组只有绒布妈妈。后来发现,铁丝妈妈带大的猴子,胆小、情绪不稳定、性情暴躁;而绒布妈妈带大的猴子,则勇敢地多,表现出更好的社交能力。

由此可见,孩子们对妈妈的依赖,是一种本能。一个人想要健康长大,离不开亲生母亲的呵护与陪伴。

对于孩子来讲,父母的爱是安全感的基石。每一个生命都该得被尊重,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守护。

回到郑爽这件事情上来说,她的两个孩子已经来到了这个世界上,无论他们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到来。

既然来了,既然降生了,都应该被温柔对待。

不要在感情好的时候,把孩子当作“锦上添花”的礼物,

感情破裂时,把孩子当成一种“筹码”,或者当成一种“麻烦”。

成年人的世界里,充满了各种利益纷争,但孩子不应替父母背负这些“原罪”。

愿每个孩子像春草一样在爱的阳光下长大,牵着妈妈的手堂堂正正地走在人生的春夏秋冬里。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