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岁中产女孩“日程表”曝光:赢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线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你要学这个,咱不能输在起跑线。"这是纪录片《起跑线》中一位妈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位妈妈辞职全职照顾7岁的女儿汤笑嫣,家庭收入全靠丈夫工作。她为女儿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日程表",女儿每日都要按照这份表的学习生活。

早上7:00 所有孩子还在睡觉,汤笑嫣已经被妈妈叫醒,一天之初要从上固定的4个兴趣班开始。9:00-10:00,要上尤克里里弹奏课、学唱外文歌。11:00-12:00 ,跟着妈妈回到家之后,汤笑嫣依然没得休息,她还有跟着声乐老师练习发声。下午1:00-2:00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学习舞蹈,2:00-5:00上西班牙课。

上下午连轴转,中午下课连坐下来慢慢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就算是成年人按照这份"日程表"生活,也会脑力体力双重透支,7岁的小孩子真的能乐在其中吗?在这个故事中,我们只看到了父母的焦虑和孩子的疲惫,父母辛苦孩子更加辛苦。就算孩子真的赢在了起跑线上,他真的能赢在终点线吗?

"全副武装"的孩子为何输在了终点线

从演奏、唱歌到学外语,小女孩真的是多才多艺,堪称是所有父母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想法很普遍,父母的本意也是为了孩子以后发展地更好,但过度的焦虑和逼迫,会导致一种名为"赢在起跑线,却输在终点线"的家庭教育。

小小年纪奔忙在各种补习班里,英语对话说得有模有样,跳舞唱歌弹奏样样都行,这就是大家都羡慕的"赢在起跑线上"。而孩子忘记了习惯的养成、品德的培养,不懂得自立自强,一心沉溺在没有尽头的书海中,甚至会落得"高分低能"的地步,这就是"输在了终点线上"。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心理最灰暗的心理阴影,往往都是最亲近的人造成的。"全副武装"的孩子承受了同龄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并不享受、并不快乐,一直想着逃离。孩子的成长,如同一颗种子的成长,需要的耐心的浇灌和温暖的阳光,但是,多少家长为了孩子变得优秀,用尽逼迫的手段,对孩子强加自己的意愿,甚至漠视孩子的需求和想法。孩子不敢回应,不懂反抗,你难以想象,长此以往会带给孩子多少伤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跳出"起跑线"思维,家长应该这样做

1、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兴趣

许多补习班美其名曰"兴趣班",其实都是以"兴趣"之名行"强迫"之实,所有的课都是父母的逼着孩子去上的。牺牲孩子的天性和兴趣来换取高分,透支的是孩子的未来,最后只会适得其反。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兴趣,多听听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生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不以分数论英雄

"赢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念,充斥着成才焦虑还有隐晦的商业利益。随着考试焦虑不断散播,父母对孩子的培养变成了"向分数看齐",甚至用成绩高低来衡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的学习能力如何,父母都要以鼓励的方式去教育他、培养他,不把分数当作孩子人生的唯一评判指数。

3、因材施教才是最佳教育方式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千差万别的兴趣、个性和思想,所以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同一套教育模板套在他的身上。因材施教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根据孩子的自身特性,给孩子制定适合他的未来计划,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们都能理解父母希望孩子成才的心,但是这个世界上,能够真正取得长久成功的人,还是那些遵循着人生规律,脚踏实地在自己的领域内慢慢前行的人。跳脱出"起跑线"思维,适当减少一些教育焦虑,让孩子成长得更加顺利、健康。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