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今天也谈家长群

近日,江苏一名家长发的短视频火了。该名家长称,学校老师要求家长批改孩子的作业,增加了自己的负担,“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不得不说这位爸爸的观点非常犀利,确实说出了时下一些家长的心声。

现如今,随着微信等通讯软件不断化为人们平时工作中的常用工具,家校沟通也时兴微信群。家长群中打卡、群通知发布作业,渐渐演变成了主流。

“平时上班已经996,回家还要做作业,生活真的好累!”

01

给家长布置的功课

勤劳的社畜加班一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刚要倒头休息,最怕的是什么?

是家长群中的一条条全体消息,一个个艾特点名,仿佛在责问着你怎么有心情休息。真是怕了怕了。

数学作业要批改,语文课文要听着背诵,就连英语也要听孩子念得对不对。真是令家长们自嘲“没点学历还真不敢生孩子”。

然而辅导作业的时候,通常也是鸡犬不宁。平时细声细气的妈妈能够化身河东狮,平时斯文书生的爸爸也能变成大老虎。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陪读家长真的很难。

孩子爹:???

最令家长寒心的是,有些老师直接在家长群中布置作业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做作业,或者直接批改孩子的作业。

各有甚者,在群中直接点名个别家长不批改作业不对孩子负责任,要求说出不完成家长作业的理由。

家长:我要是有时间天天守着家长群那我还把孩子送学校干什么?

不知何时起,家长群布置作业直接要求家长亲自上阵,孩子上学家长也要跟着学,仿佛一下子就年轻了二十岁!

那些二十年前不会做的题目,现在还是不会做,甚至那些二十年前会做的题目,现在也不会做了,压垮成年人真的只需要一个家长群。

02

“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帮忙做”

家住上海的蔡女士说出了自己的苦衷。

“昨天我家孩子半夜十点还在做作业,我都准备休息了,一看,原来是手工作业要求做一张中秋节海报。我觉得孩子画的挺好的了,可是一看他们群里其他孩子的作业,我就默默闭了嘴。”

原来很多孩子的手工作业都演变成了家长上阵,群里晒出的海报作业很明显不是孩子的笔触,都是家长的作品。

“别的小朋友都有妈妈帮忙做,为什么我没有?”

无言以对的蔡女士,只能挑灯夜战,陪着女儿把手工作业做完。

家长群大行其道,与之相伴的,是更多的孩子,没有家长的陪伴压根不写作业。

“作业都要求爸妈陪着做,那爸爸妈妈都还没下班,怎么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样的孩子未免太依赖父母了。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为自己而学,不是为父母而学。

家长群太过强调父母对于孩子作业的把关,其实也是让孩子失去了对于自己事情的把握能力。

03

老师也有话要说

关于家长群,其实不光是家长痛苦,老师也是难承其重。

前不久,刚刚发生了一起家长群中两位爸爸一言不合线下约架的事件,究其原因,是两个孩子在学校打架,家长护犊心切,在家长群中言语不让最终导致矛盾升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面对这样的事件,管理家长群的老师也是需要出面阻止,维持群中的秩序。

“群里发一条信息,往往跟随着一连串家长的回复。手机响个不停,却不敢屏蔽,下班之后还要维持群里的秩序。”

今日,江苏家长的这条短视频一经爆出,就引发网上的热议,虽然舆论有一边倒的趋势,也有老师发声,表达了另一个方面的意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们确实工作辛苦,也要知道老师同样在为他们的孩子辛苦付出。对于家长群中那些来自老师的千叮万嘱,也应当给予理解和支持。

但是,一味地要求家长参与孩子的作业过程,代替老师批改作业,未免有点矫枉过正。而且,时代变了,学校中的很多教学东西也在变化。

不说理科、副课的作业,单论大三门作业中,数学题的书写格式、汉字的笔顺,也难保没有发生变化。让家长来批改,真的能够批对吗?

笔者认为,不应该要求家长代批学生的作业。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本职工作。教一个孩子,就对一个孩子负责,教一个班的学生,就要对一个班的学生负责。

或许现在学校里的会议确实比以前要多,但是作为老师,也不能全凭家长,应当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照顾到每个孩子。

不要让家长群成为老师的“偷懒群”!

04

家长群的“功”与“过”

现在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除了学校里要上学,周末还有这个那个提高班,这个那个兴趣课。

笔者亲戚家的孩子彤彤今年小学五年级,正是天真无邪的年纪,却同时报名了舞蹈班、编程课、素描课、英语口语班和书法班。每个周末赶着上课都仿佛打仗一样,比上学时候还忙。

“这还不止呢,今年正好小升初,我已经给她报名了XX东校的夏令营!”

小小的孩子身高还没有一米五,已经戴起了厚厚的眼镜,沉甸甸的书包背在身上,仿佛有一座小山那么重。

与之相应的,就是各个课外班的家长群,在彤彤妈妈手机里响个不停。彤彤妈妈也是完全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全身心投入到了陪读辅导和接送的过程中。

“这不都是为了她。”

学校对于学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更是听说有些私立学校,招收学生先看家长学历,认为高学历的家长会对孩子负责任,不是高学历家长的孩子就拒收。

还有学校招生时候,学生在考场考试家长也在另一个考场考试,先给家长建个群,摸个底,布置超纲的作业先拿去,乱象频生。

教育本就漫长且艰辛,学文学理,最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处世的道理。

太多的家长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太多的学校填压式教学培养考试机器,这样的做法往往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家长群滴滴滴滴响个不停,归根结底,响着的,不是一个小小的家长群,是一代中国人的焦虑。

不如让孩子跑的慢一些,岁月很长,一路慢慢走过来,也不要错过沿途的风景。

-end-

标签: 孩子 江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