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到底是刷题重要,还是多阅读重要,数学老师竟然这么回答

现在的小学生学业压力都很大,很多人说,要想成绩好,必须刷题,没有不刷题的学霸,但也有人说,还是抓抓孩子的阅读,阅读量上来了,成绩自然提高,那到底是刷题重要还是阅读重要呢?

实际上,这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选择题,两者并不是互斥的关系,并不是说孩子刷题了就不能多阅读,或者多阅读就无法完成刷题,我认为两者对学习成绩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而且两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

当然,如果非要把这道题作为选择题来答的话,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的答案是:阅读更重要。

虽然我是一名教数学的老师,我还是觉得阅读理解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从学习的次序出发来阐述这个问题。

我教了十几年的中小学数学,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孩子远远达不到刷题的要求。

所谓的刷题,那一定是要有相当大的做题量才可以,而大部分孩子根本没有什么做题量,充其量也只能是做题时间罢了,一个晚上磨磨蹭蹭的,才做了不到10道题,时间上看着好像孩子很累似的,实际上从做题训练量上,根本达不到刷题的标准,题型见得不够多,解题思路总结的不够,成绩自然也无法提升。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还是要从孩子对文字的理解,对题目的认知说起。很多学生对题目阐述的概念都没有办法做到清晰的理解,也就是说,他们都还存在着读题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强行的让他们刷题,结果必然是磨洋工浪费时间,效果肯定不会好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小学阶段,很多孩子应用题做得不好,不要说奥数级别的题目,即使是校内知识,掌握的也并不是很好,试卷上扣分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出现在应用题部分的原因了,因为他们读不懂题,而又没有采取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我教了很多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要么是在其他机构培优过的,要么即使家长长期在家辅导过的,我发现的一个共性问题就是,他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非常喜欢套用公式,非常喜欢按部就班,读题的时候不是去领会这些文字到底讲述的是什么,而是去画线,找所谓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关键信息去套用公式。

即使是我给他们讲完了题目,知道了解法之后,孩子们往往还要问一句,所以,老师这道题到底用什么公式呢?这就说明应试型的,盲目背公式型的学习方法已经深入到他们的解题思想之中,而这样的做题方法根本无法保证他们能够有效地刷题。

我在给这类孩子教学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带领他们读题,读懂题目的真正意思,而不是急着用公式。很多孩子问我,老师,你讲课的时候怎么不像是在教数学啊,怎么都用生活中的语言,其实,我就是尽量避免用公式去解题,尽量让数学课像语文课,像生活课,因为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理解题目,主动地去发现规律,找寻解决的途径,比生搬硬套公式要重要的多。

在小学阶段,应用题的解答一般需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认真读题理解题意,领会出题者的意图,最好有代入式的想象;

第二、通过文字理解,把题目中的条件和逻辑关系展示出来,在头脑中构造数学模型,至少是对题目类型进行分类;

第三、通过逻辑关系梳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相应的算式,最后把它解答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比较推荐小学生使用线段图的方法来解决应用问题,因为绘制线段图的过程,就是将文字描述转换成图形描述,同时,利用线段的长度代替数量大小,直接得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认真完成了上述三个步骤,我相信会对学生理解,掌握应用题,并获得高分有帮助的,而这三个方面都和阅读有非常大的关系,如果没有一定量的阅读,那么,就无法读懂题意,不会领会出题人的真实意图,更不会有代入感,题目如果都读不懂,读不通,那么所谓的条件和逻辑关系也根本就无法展示出来,相应的数学模型,应用公式就无法做到一一对应,这样的话,更不要说画线段图求解实际问题了,而画线段图法的本质就是对文字内容的抽象,通过线段图解决应用题反过来也是阅读图形,将图形转换成公式的一种方式,这些都是建立在多阅读的基础上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