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有方】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想教育好孩子,家长先要转变自己

窦桂梅老师作为一个清华附小校长,曾经有16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她更多的时候还是活跃在课堂中,为了学校和她可爱的学生们在进行着不断地研究。

今天,一起听听她跟各位分享的几个故事。也许之后再面对教育问题,我们可能会更好地“思变”。

不要剥夺孩子的周末时光

一位老师在听一节美术课的时候发现一个小男孩并没有在画画,而是在写作业。

这位老师马上问他:“你怎么不画画呢?作业等到你回家再写不行吗?”

这个六年级的学生说:“我回家2天,我妈妈给我报了3个班。一个是奥数,一个是作文,还有一个是单簧管。”

老师又问:“那你不是还有半天时间吗?”

大家猜猜他是怎么回答的?

他说:“这得由我妈妈决定。”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孩子们在周末到底做了什么事情,有没有做他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而这样的周末结束后,我们再看看周一孩子们的状态?大部分孩子们是带着满脸的疲惫与倦怠开始他们新一周的校园生活的。

这是值得我们所有人反思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到底该怎么安排孩子们的周末时光呢?

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清华附小的“1+X”课程有一个传统就是每年一次的戏剧展演,它要求全校每个班级都要参与进来,各班家长可按照个人意愿自行选择是否参与。

一位忙碌的爸爸,百忙之中好不容易来到了学校,可是排练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他就提前退场了。究其原因是他的孩子演了一块一动不动甚至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的大石头。

事后,他给班主任发了一个短信,短信的内容是:“凭什么让我的孩子扮演大石头?”

老师回复他说:“这是您孩子自己选择的。”听到这个答案,他突然间有一点缓和。

“虽然是自己选择的,但是难道我的孩子就只适合做一块连句台词都没有的大石头吗?难道不能做别的吗?老师您不能给他多点台词,不能扮演主角,能不能扮演配角?”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再三与其沟通。没想到孩子回家后听到了父母之间的对话,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孩子将下面的这些话转述给老师:

“儿子你怎么那么没出息,你怎么偏偏选择一个大石头?老师既然说自愿选择,你怎么不选点好的?你爸爸当年可是班长!一直是班级最优秀的!你一个男孩选一个大石头,还拿一个剪子剪纸,这将来还有什么大出息?”

老师听完后心情非常复杂。

难道选择一块安静的石头,在一旁默默地观察别人演出,分享别人的精彩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情吗?

难道剪纸就不可以是一个男孩的爱好吗?

不要错过了孩子的成长

第三个故事起源于一首诗。

诗是这样写到的:

每次,听到你下班回家的脚步,

我的心就像好不容易完成了一幅拼图。

爸爸,我们这个家是一块拼图也不能少的。

第一次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特别感动,突然想起了我们班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爸爸总是不回家,于是我留了一个作业,要求每个孩子回家后都要朗读给爸爸妈妈听。

而对于这个孩子,我特意要求他要给他爸爸朗读3遍,让爸爸写出听后感。可是作业布置下去已经一个礼拜了,这个爸爸没有一丝反应,两个礼拜还是没有任何反应。

那个时候,身为班主任的我发短信跟他说:“孩子给您的作业,麻烦请您写点读后感,拜托了。”

爸爸说:“我知道你要我写信是什么意思。可是你怎么不再问问我儿子现在家里的状况如何?然后看看我儿子现在的表现不就知道了?”

我说:“我明白了。您能这样,说明你读懂了那首诗,理解了我布置这项作业的目的与意义。”

现在回想起这个故事,我还是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时候的家长还是有这样的教育敏感度的。

可是当我今天成为了校长,我们的学生里又写出了类似的日记。

三(2)班的一个学生这样在日记中写到:

我的爸爸工作非常繁忙,经常半个月都看不到他的一个影子。好不容易他不用上班了,可是也总是三更半夜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妈妈安慰我说他在我的脸上亲了一下,但是我并没有感受到。

终于等到我生日那天,他告诉我今天一定陪我过生日,我听后特别开心,想着终于可以和爸爸一起过一个生日了,我一定和他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他我有多想他。

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就给妈妈发短信说今天他们要开讨论会,可能要晚回来一会儿。我就等啊等啊,可是爸爸还是没回来。后来我实在太困了,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前两天的音乐课上,老师领我们唱《爸爸去哪儿》的主题曲。唱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虽然我爸爸不是明星,但是我特别想向电视台申请一下,让我爸爸也参加《爸爸去哪儿》这个节目。

这样,我的爸爸就可以不用工作,不受任何干扰地和我一起生活一段时间,让我享受和爸爸生活的幸福时光。

有什么事情比孩子的成长还重要呢?

不要让孩子失去了自我

如今,北京的教育问题还有一个就是孩子们上学的时间太早了。故事中的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每天早上是不来上学的,因为他要睡到自然醒。

自然醒的概念是什么呢?

家长给出的答案是八点半到九点半之间。可是学校的时间安排是早上八点正式上课。无奈之下,班主任只得和家长坐下来谈一谈。

谁曾想,家长的态度也很明确:之前的晨诵不会参加,让孩子睡觉是家长的权利,但是如果孩子落课则是老师的错误。

谈话并没有起到作用,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了一个学期。在这中间,这个小朋友还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

在我们的趣味运动会上,上场以前家长拿着水瓶,让他喝口水再去。孩子因为怕耽误班里的比赛成绩,并不想这样做。

在家长再三地要求下,孩子无助地哭了。因为他不知道该往前跑,还是听家长的话喝水。

还出现过这样一个情况,按照学校的时间安排学生需要在学校吃午饭。这个时候,我们听到了一些声音。有的家长反复强调——我们的孩子不能吃辣的,一点点辣味都不能放……

转变吧转变。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的主题叫思变。首先要把观念改变,变成理解,变成你和孩子一起成长,变成你跟着国家,跟着这个社会的脚步一起去转变,变成信任,更多地变成合作。在我认为也许这是更多家长最聪明的地方。

我希望我们的家长知道,教育并不是要配合学校,而是我们共同来营造或者共同去达成一种成长的基本价值观。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