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里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不是“尖子生”,原因令人深思

文章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每当我们看到一个在考试成绩每次都名列前茅的孩子时,经常会夸奖这个孩子“将来一定有出息”。

在孩子的求学生涯中,学习成绩确实是一个最重要的考察标准,但是也有资深班主任直言,班里有出息的孩子,往往不是那些成绩优异的“尖子生”,原因令人深思。

为什么说班级里的尖子生可能不是最有出息的孩子呢?

1)学习成绩好不代表其他能力强

孩子在学校里时,主要任务就是学习,所以学习成绩的高低经常能够给孩子贴上“标签”。

但是孩子进入了社会之后,学习成绩虽然能作为他们的“敲门砖”,但是在工作中,曾经的学习成绩已经不能完全地定性一个孩子是否优秀了。

我们也经常能看到,有的孩子虽然在学习上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有待加强。

因此,班级里的尖子生一旦离开校园进入社会之后,如果其他方面的能力不够突出,那么这个曾经是尖子生的孩子,有可能也并不是最有出息的孩子。

2)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

在不断升学期间,学习成绩可以说是考校孩子的最重要标准,甚至可以说是唯一标准。

但是当孩子从学校毕业走向社会之后,学习成绩就不能代表着孩子的一切了。

更何况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中需要多元化的人才,班级里的“尖子生”在社会里可能就会被其他更全面发展的人才所淹没。

如果孩子不能适应社会上这种现实且残酷的原则,那么即使是曾经学习成绩突出的尖子生,也无法成为一个有出息的人。

3)个人追求不同

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拥有财富、地位、名声或者兼而有之的人,才能被成为“有出息”的人。

曾经在校园里取得优异成绩的尖子生,通常也被认为是夺取名利地位的“种子选手”。

但是随着孩子不断成长,人生阅历不断丰富,这些曾经人人报以厚望的“尖子生”,可能会出现不符合世俗期待的人生追求。

例如有的成绩优异者可能选择坚守在清苦的科研岗位上,这些人在世俗的眼光中可能不像名利双收的人那样“有出息”。

因此,尖子生可能不是最有出息的孩子,但是他们也拥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

虽然说孩子是否属于“有出息”的人,可以用不同的眼光来衡量。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不管孩子将来希望成为怎样的人,光是学习成绩好可远远不够,还需要有许多其他能力的辅助才能让孩子成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要想孩子成为有出息的人,父母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呢?

首先,面对挫折的能力。

不管是在校园中还是将来进入社会,每个孩子的人生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经历挫折也是每个孩子成长过程的必经之路。

在校园里时,孩子经历的挫折可能更简单一些,而且大部分和学习成绩有关。

但是进入了社会之后,孩子经历的挫折可能包括了工作上、生活上,甚至是人生中的重大挫折。

因此,父母从小注重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孩子能够拥有面对挫折时从容乐观、尽快寻找到解决方式的能力,那么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才能越挫越勇,才能成为更强大的人。

其次,独立思考的能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父母就不适合再帮助孩子做决定了,特别是关系到孩子的将来的决定,更是应该由孩子亲自去做决定。

而孩子能够为自己的人生做决定,取决于孩子是否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母应该注重让孩子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不要总是依赖于他人的建议或意见,而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意愿做出选择。

孩子拥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之后,不管他们是否是“尖子生”,将来的人生道路都能更顺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结

时代在进步,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有出息”的标准早已不是唯一不变的。父母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孩子培养成多元化人才,让孩子成为一个能够跟得上社会脚步的人。

每日一问:哪些孩子最有可能成为“有出息”的人呢

——————————————

图|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