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学生成绩单火了:毁掉孩子,就让他上乡镇中学

90这一代上小学的时候,是没有小升初这个概念的。

那时候大人们的普遍想法和做法就是小学上完了,就直接去上对应的初中。

很少有人会关心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们也会把大多数原因归结于孩子自己没有好好学习。

直到自己考上了大学,走出了那片小小的土地,见识了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以及城市家长们为提升孩子成绩所作出的努力,深觉得以前的自己是多么的可笑和无助。

同时也庆幸自己出生早了几年,放到现在,按照以前的那种教育环境,恐怕还真的没有大学可上。

而这个情况,仍然是现在很多地方基础教育的缩影。

一份乡镇中学的学生成绩单火了,看上去你会不愿相信

这是一份乡镇中学的成绩单,从上面的数字就能感受到深深的绝望,图中所有学生语数英政史地生7科加起来的分数都不到200分,最低的甚至孩子130分左右徘徊。

要知道初中语数英三门满分都是120分,这样的成绩已经不能用差来形容了,说是垃圾也不为过。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残忍的真相就摆在我们面前:由于教育环境、资源的缺失,部分学校其实是在无形中毁掉孩子。

一所好的中学对孩子未来影响到底有多大?

在90这一代中,我就是那一批称得上极为幸运的择校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初凭借着大部分的运气和一点实力,在小学毕业后没有直升指定的初中,而是通过选拔考试上了我们当地最好的一所初中,我们那一届全村30多个孩子只有两个通过考试,我是其中之一。

刚上的时候就觉得没什么,都是初中嘛,最开始都是新鲜感,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是全封闭式管理、早晚自习、纪律很严,那所指定的初中就是不寄宿,不管纪律,不少学生成天就是打架上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三年之后,差距就出来了。

曾经在小学玩得很好的那一批发小,没有一个再踏入高中,中考成绩甚至三个人加起来都没我一人高,我们班里,最末流的学生中考成绩都没有低于500分的。

一大部分人又都上了重点高中,现在再看,已有不少的人进入211、985高校继续读研,复旦、交大也着实不是什么稀罕事。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而当初的我们,靠的仅仅还是学习时间的堆积和自己的死磕。

城里是什么样的呢?大学期间在培训机构的一段兼职彻底颠覆了我过往所有的认知:清华北大毕业生教五六年级,我们高中才学到的知识人家三四年级就了解了。

一个小胖子,初中部的,一周三次考试两次数学都是满分,可他妈妈还是毫不犹豫给他报了下一期的数学班。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那么多优秀的师资和机构的教研做支撑,那些学生即便是傻子,也能考出不俗的成绩,能不优秀吗?

这些就是郑州市里所有重点中学家长们都在做的事情。

按照我们的说法,他们的孩子能够进入这些中学,一定程度上已经是天之骄子,可他们的家长,在好学校师资、环境都非常好的情况下,依旧选择疯狂补习加餐,这已经是家长们心照不宣的秘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比之下,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老家那种只靠时间和学习环境的竞争,已经没有任何优势可言,因为你所认为的优势,在人家看来,根本就是一种习惯。

这些家庭当然不乏衣着靓丽,十分有钱的,但我看到的更多的是外县市的人,哪怕周末不断奔波,哪怕价格十分昂贵,也要让孩子得到这些优质的教育资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就是认知上的差距,一定程度上也是现在正在叫嚣的“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原因,更是那些以前很厉害的高中现在却慢慢没落的原因。

如果真的爱孩子,请不要把他们留在乡镇中学

说是这样说的,现实中很多家长更多的还是无奈,毕竟没有哪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只是在现在的情况下,一所好学校真的太重要了,毫不客气说,那就是孩子们能够进入名校的垫脚石和敲门砖。

尽管这可能需要付出昂贵的金钱和时间成本,但这不正是为人父母应该做的吗?就算做不到,也该努力争取,不然孩子以后只会怨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秀师资难以到达乡镇地区”这个现状短时间内是难以改变的。

现在的学校好已经不单单只和孩子的努力完全挂钩了,背后更需要的,也有家长的奋力托举。

当然也并不排除部分同学在乡镇中学依旧可以取得好的成绩,只是走出那个偏居一隅的小镇,眼界和实力可能会再一次提升。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