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提升综合素养,完善个人品质

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数学的教学即传授知识,高尚品德的形成应依赖于语文知识的教学。诚然,语文教学中诸如描写优秀道德风尚的文章为学生道德观的转变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数学的教育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在传授数学知识同时,就有意识地创设品德教育的情境,这样既可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又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结合数字,激发爱国热情

曾几何时,我们的前辈抛头颅、撒热血,抵抗外来侵略,体现了高涨的爱国热情。相比之下,当代儿童的爱国观念就显得极其淡薄,尽管不必感叹世风日下,但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反映出来的自私、自利等问题还是要亟待解决的。数学知识的传授离不开数的教学,这里,单调的数字往往能发挥奇效,为学生的情感经历做良好的铺垫。

例如数学第七册教材在学习土地面积单位时,课本介绍了我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这时我随机补充了一些课外知识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先让学生推想一平方千米的实际面积大约是多少,接着联想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有多大,然后向他们简要叙述:中国地处世界的东方,面积为世界第三。正是因为地大物博,所以就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其中还有许多没有开发利用,等待我们学好知识后去发掘。

此外,在本课后的练习中有一道关于填合适单位的式题,涉及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和故宫。我在讲解时特意强调:它们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和最大的宫殿。就是在这里,历史上因为清政府的软弱无能而让帝国主义列强肆意践踏,后来经过中国人民的不屈斗争,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敬爱的毛主席也是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学生在认真听取我的讲解后,一个个面露庄重严肃之色,显而易见,他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爱国教育。

二、联系实际,培养良好习惯

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实践,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为现实生活服务。将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数学化,再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数学化的实际问题可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师只要稍加留意再灵活运用,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1、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媒体经常报道,我国青少年的生存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不强,体现在动手能力较差,这与平时缺少必要的劳动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也就显得尤其重要。

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尽可能多地向学生灌输劳动思想就特别重要,只有让他们知道了收获的不易,才能让他们珍惜劳动成果。例如数学第二册教材在学习“比少”应用题时,我结合小学生喜欢受表扬的年龄特征,把课本中例题里的人物稍加改动,联系大扫除时的实际情况,换上班里的学生姓名。如:同学们擦课桌,王磊擦了10张,陈明擦了 6张,陈明比王磊少擦了几张?在解题过程中,我让学生回答谁擦的多,并鼓掌嘉奖,学生在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表扬后,欣喜之色溢于言表。这样经常性的教学,不但让学生感觉到劳动光荣,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而且你争我赶,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

2、培养勤俭节约的习惯

当今社会上的浪费等现象日益严重,这些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导致他们不重视别人劳动,在思想上甚至于“鄙视”劳动。在这种思潮支配下,铺张浪费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而要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从小学生抓起则会事半功倍。

例如第八册教材练习二十七有一道思考题是这样描述的:全国大约有13000万小学生。如果每个小学生节约 1小张纸,32小张算作 1张,500张是 1令,一辆汽车装125令,大约要多少辆汽车才能装完?这道题的解题思路学生并不难理解,在他们得出答案后,感叹数字的庞大时,我“借题发挥”,教育学生,还有许多贫困地区的同龄人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相对于他们的贫苦生活,我们更要珍惜这优越的学习环境,自觉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培养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让学生生活规律化和科学化,就可以较好地提高学习效率。

譬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单元时,课本首先出示了一个小朋友的作息时间插图,我就让学生认真观察后得出:这个小朋友早晨六时起床,上午八时认真地在课堂上听课,晚上九时休息。然后提问:他的作息时间安排的是否合理?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让大家向他学习,从而掌握正确的生活规律,便于学生将全部的精力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和学习。

三、言传身教,塑造高尚品格

当代教师已不是过去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了,而应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育人。因此,就要求师者具备渊博的学识和崇高的思想,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启发、感染学生,真正落实身教代替言教。

任何事物内在的、质的转变都要假以时日,并且还要利用外因的介入,学生高尚品质的形成同样如此。另外,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基于此等原因,教师务必持之以恒,遵循“面向全体”的原则,积极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有错就改,让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带动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