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被电视吸引,孙子为喝奶不得不“自力更生”,网友:太难了吧

有人说如果觉得生活平平淡淡,就生个娃试试吧。的确,一个孩子的到来能让整个家庭变得妙趣横生,为全家人带来欢乐,光是看着他人的日常,就让人满足。

还有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时一老一小碰撞在一起,确实能爆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奶奶看电视入了迷,孙子为喝奶用尽全身力气

前两天上网看到这样一组图片,逗乐了不少网友。

从这位奶奶的表情上来看,她已经完全对电视上的内容入了迷,嘴微张着、眼眯着,手里的奶瓶也不知不觉偏了地方。

嗷嗷待哺的孙子还等着奶奶给他喂奶呢,不想到嘴的“鸭子”竟然还飞了。奶瓶一直在高处悬而不落,明明离自己很近,却只能眼巴巴地“望梅止渴”。

为了喝奶,宝宝可谓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努力张着嘴迎接奶瓶。

看着奶奶眼中的着迷和孙子眼中的茫然与无奈,对比之下,真让人哭笑不得。一旁的妈妈也不着急提醒,将这画面拍摄后上传至网络,引得网友调侃:

尽管动作熟练,但看见奶瓶却够不着,宝宝心里一定在想:这也太难了吧。不知道为什么,看见这画面既好笑又心疼,宝宝心里苦但宝宝说不出来。不过欢乐归欢乐,给宝宝喂奶这种状态可使不得,带宝宝最忌粗心大意。

奶粉喂养要注意哪些事项?

1)切忌改变浓度或添加辅助品

婴幼儿的毛细血管都非常稚嫩,部分老人认为奶粉多舀一些,泡得浓或者加些辅助品,能给宝宝提供更多营养。

这种做法是万万不可取的,配方奶粉的浓度和营养物质都是经过严密计算的,不可私自更改。

如果给孩子泡的奶粉浓度太高,轻则导致胃肠负担加重,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便秘等症状,重则引起肾衰竭或脑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

2)已冲好的奶粉不能再次煮沸

有时泡完奶粉宝宝没喝完,家长觉得浪费,便会等到下次喂时再次煮沸。

但这样一来可能造成其中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被破坏,使宝宝得不到身体所需的营养。

3)记得喂水

若是混合喂养或奶粉喂养,一定要记得在两顿奶之间喂些温水,否则很容易让宝宝便秘。

一般来说,每日喂奶量与喝水量的最佳比例约为100:15。也就是说,每喂100毫升的奶,就要给宝宝补充15毫升的温水。

4)若更换奶粉需给宝宝过渡时间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换奶粉是种很正常的现象,但转奶并不能一蹴而就,否则会引发宝宝的抗拒心理。

再者,宝宝的消化系统本身发育就会成熟,如果立马转奶,也易引起消化不适的毛病。

一般来说,需要给宝宝1~2周左右的过渡时间,并将新旧奶粉掺杂在一起,随后慢慢减少旧奶粉的量。

而且,无论是由母乳喂养转成奶粉喂养还是换奶粉,都必须注重时机。一定要选在宝宝当前健康状况良好、发育正常的阶段。若宝宝有身体不适或正处于接种疫苗期间,最好不要转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在最后

育儿无小事,千万马虎不得。无论年轻父母还是老人带孩子,都不能一心二用。

当然,老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很难长时间保持专注。因而年轻父母还是要担起自己的责任,空闲时间及时接过照顾宝宝的事务,一来是为了给宝宝全方位的细致呵护,二不至于让他缺失父母在成长过程中起的作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