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最新通知,中小学生迎来“坏消息”,家长:难以接受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大家倍感疲惫,大概在2020年十月份的时候,那时大家都觉得疫情将要离我们远去,而且关于疫苗的好消息也不断传出,然而在临近寒假时部分地区出现疫情的反弹,这再次触动了大家敏感的神经。

如今多地倡导大家原地过年,每个地方也有不同的疫情防控策略,如果大家返家还是需要随着了解往返需要注意的事项,否则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疫情之下,学生不能很自由的外出,这也使得中小学生暴露了不少问题。

比如有的地区虽然受疫情的影响但还是需要保持正常的教学任务,所以实行线上教学及上网课,而不少家长平时工作繁忙,不能时刻陪伴孩子,有时发现有的老师在屏幕那边讲课,而学生却在屏幕这边做着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玩网络游戏、看电视等等,一方面学习效果不好,而且养成了一些坏习惯。

随着学生们电子产品使用时间的增长,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率越来越高,体质越来越差,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反应强烈,所以教育部也不断呼吁孩子们多参加体育锻炼,控制上网的时间。

针对中小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教育部还发布最新通知,明确表示该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还表示要将学生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的效果纳入到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之中,包括升学和评优评奖。

当前我国是应试教育,如果体育在升学考试中所占的分值不高,这势必会让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不注重体育科目的考试而忽视平时的体育锻炼,而体育承载着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品质等方方面面,平时积极锻炼身体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这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所以教育部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明显是过去教育的一大进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相信在未来,体育课会逐步提高到语文、数学以及外语这三门主科一样的分值,成为“第四主科”,在当前学业繁重以及只增不减的情况下,有人觉得中小学生迎来“坏消息”,因为增多一门课程,升学压力会更大,对于体育差生尤其如此。

以上教育部提到“开启体育在高考中的研究”这句话其实意味后续体育很可能会纳入高考,对此,不少家长直言:难以接受!因为当前教育成本已比较高,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这样下去有家长认为这样的结果可能只是火了培训班,进一步增大家长们的经济负担。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提高体育的地位,这意味着今后人才选拔的方向将从原来智力考量的单一标准,逐渐走向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这对教育来说是一大进步,也是一个挑战,近年来很多地区已开始实行高考新模式,比如首批是2014年浙江和上海执行的“3+3高考模式”,而现在很多地区已实行“3+1+2”的新模式,这样看来,教育也正逐渐向更良性的方面发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然,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习压力确实大,还是希望能出台一些减负措施,让孩子们在有兴趣基础上进行学习,并保障基本的睡眠以及体育锻炼时间,比如降低其他科目的难度,让孩子们既学得好,也学得快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