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职称事件”落下帷幕,姚老师的努力依旧碰壁,却获学生力挺

老辈人总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与江湖,所谓的江湖并非打打杀杀,而是人情世故,若能手拿把捏,必定会过得风生水起,但若不懂规则,或是公然挑战规则,结果可想而知。话虽有理,但这句话笔者并不完全认同。

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行业要纯粹许多,不用为其他事而忧愁烦恼,如果对名誉或是工资没什么追求,那就能过得有滋有味,但这样的教师太少了。对于教师而言,最重要的或是就是职称了,不仅能加工资,更是学校对自身教学能力的认可。

但评职之路岂能一帆风顺。就像前段时间的姚老师,已连续多年落选高级职称,今年若按硬性成绩,排名第二的她理应在列,但由于大众投票环节排名靠后,最终排在第七位,其所在学校只有六个名额,高级职称又与她擦肩而过。

忍无可忍终于告了教育局

姚老师平日工作勤勤恳恳,也在认真完成教学任务,但不知是和高级职称“绝缘”还是何故,已连续多年陪跑,竞选高级职称均以失败告终,若是其他的荣誉,或许姚老师会就此放弃,但这是高级职称!

高级职称是对教师的认可,是对教师多年来勤恳工作的赞扬,钱不钱的无所谓,相信有条件的教师,都会为了职称放手一搏,毕竟职称的意义和价值,真的不一般。

学校新一轮评职,姚老师还是落选了,如果是自身能力的原因,或许能让人服气,但姚老师的个人得分,可是全校第二,问题就在于投票环节上,从第二一路降到第七,又一次无缘高级职称。

不少网友认为,姚老师落选的原因,并不在他人,而在于自己,和同事并没有打好关系,或是没有提前打招呼,这一点无可厚非,毕竟人情世故嘛。但姚老师却并不这样认为,之后便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教育局派遣相关人员,对此次结果展开调查,最后结果显示,评比并不存在违规的现象,但姚老师依旧认为其中存有猫腻,便再次提交申诉书,但教育局并未在规定时间内回复。超过期限后,姚老师忍无可忍,还是把教育局给“告”了。

官方回应:遵守判决

或许姚老师此举也是无奈,毕竟已连续多年落选高级职称,心里总有一口气,今年个人得分第二,共有6个名额,如果按照这样的排名分配,必定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最后的投票环节,最后排名只是第七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果是排名较为靠前的教师,或许可以理解,但偏偏跻身前6名的教师,个人得分倒数,这或许就不同了,不蒸馒头争口气。把当地教育局告了之后,焦作山阳区教育局,也对此事做出回应。

之前,教育局已向姚老师公布调查解决,并未发现违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姚老师的第二次申诉,不会予以受理。此外27日当地教育局,已经通过学校联系到姚老师,对此前未及时回复,做出了书面说明,但姚老师并没有选择签字。当地教育局也表示,会服从法院的判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些看法

其实,姚老师也获得之前的学生力挺,这位学生表示,姚老师所带的班级,语文成绩特别好,甚至还被调到其他班当班主任,这样的能力,应该不用质疑。这位学生也希望相关部门,能给姚老师合理的答复,不要寒了老师的心。

学生也获得多数网友支持,毕竟其他人说姚老师好,都没有听过她讲课,并非实实在在的学生,这时候姚老师曾经的学生出面,就会有说服力了,大家也不用质疑姚老师的能力,若教学能力平平,班里的成绩为什么会很好呢?又怎么会调到其他班当班主任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事情闹到现在,不少人担心,姚老师回到学校,会很难继续开展工作,之后的评职道路,也不会顺利。但笔者认为,教师的价值和意义,并非在职称上,而是在教学成绩与教学水平上,传道授业解惑,帮助学生成才,这就是最大的价值。

职称只是身外事,但那些认真教学的老师,理应受到他人尊重,即使职称评不上,但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人情世故并不适用于学校或教师,更适用于社会。学校本是学习之地,教师的职责是教学,是传授知识,而不是教育学生怎样处理人情世故,最起码中小学阶段不是。哪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油嘴滑舌的人呢?我想还是没有的。

职称重要吗?重要。但不是必需品,对学生负责,能认真教学,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学会学好,这样的教师才是最棒的,这样的教师才是社会需要的好教师。

大家怎么看呢?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