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教育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注重阳刚之气培养?

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是社会上存在比较多的一种现象,和以往人们心目中的男性形象有着鲜明的对比,打破了以往男性的刻板印象,可能有人觉得“女性化”这个词有点贬低女性的意思,难道男性就不可以女性形象吗?这并不是偏低女性,只是通过对比之后,现在很多男性存在的一种现象,对男性来说并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教育部在答复防止男性青少年女性化提案中明确表示:将从加强体育教师配备工作,加强学校体育制度顶层设计、深入开展健康教育以及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问题研究等方面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适度改进体育教师教学方法、形式,更多注重学生“阳刚之气”培养,继续通过多重渠道新增体育教师。引导学生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锻炼坚强意志,培养合作精神。

培养男性青少年的阳刚之气,教育部主要是以加强体育锻炼为主,主要是从外在形象上来改变男性青少年,通过体育锻炼使得他们更加强壮,不是那么的富有阴柔之美。但是,这个娘娘腔、矫情、着装女性化等问题,并不是通过加强体育锻炼就能改变的,而是要从内在去改变才行。

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除了加强体育方面的教育之外,还需要提高男性教师的比重,尤其是小学阶段,现在小学学校里男老师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女性老师。孩子从出生到现在小学接触最多的都是女性:妈妈女的,幼儿园老师女的,小学老师大多数是女的。这对孩子阳刚之气是有一定影响的,加大男老师的比重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此,提高男性教师在幼儿园、小学教师中的比重,是非常有必要的,男性教师对男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内在的影响是肉眼看不见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现在和从前相比,男性教师在小学所占比例简直是天差地别,增加男老师也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家庭教育模式是“丧偶式家庭教育“,也就是说孩子的教育问题都是有妈妈一个人负责的,爸爸都是缺席的。爸爸的缺席对孩子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孩子长期跟随妈妈,难免会耳濡目染,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影响。而爸爸带的孩子一般都比较勇敢、自信、阳光开朗、充满了男子汉气息,让爸爸多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来,对男孩子阳刚之气的培养是非常有益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除此之外,现在的外部环境对男性青少年的影响也比较大,像一些娱乐节目对娘娘腔、男性矫情、小鲜肉的大肆渲染,这对男性青少年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他们对外界充满了好奇,凡事都跃跃欲试,看到这种情况很多孩子会模仿和学习,他们会觉得比较有趣和好玩,但是久而久之就习惯成自然了跑偏了。

因此,对这类风气的娱乐节目应该加以限制和优化,严格把好节目质量和内容导向,以免孩子们被误导或带偏,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又特别强,观察力也是非常敏锐的,往往能够捕捉到大人不能捕捉到的信息,况且他们的思想意识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的,为青少年肃清成长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总之,光加强体育方面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改变这一现象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不是只靠学校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家长、社会三方面的有力配合,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

标签: 教育部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