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建议孩子初中和小学各有一次“留级”机会;校长:没政策

根据现行的教育制度,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不允许“留级”,即便学习成绩再差,也要跟班走。有家长就向一学校校长建议,允许孩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各有一次“留级”机会,是否需要“留级”?何时“留级”由家长自行决定。校长直接回复:没政策!家长的这个建议是否合理?国外的中小学有“留级制度”吗?中小学生“留级”制度有哪些弊端和益处?

国外的中小学是否有“留级”制度?

美国:中小学生每年留级比例曾高达15%

目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弗吉尼亚等14个州与哥伦比亚特区,如果三年级阅读水平测试未达标,不允许升级到四年级。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中小学生每年留级的比例最高达到过15%,进入高中之前,有的学区30%到50%的孩子曾经留过级。因为美国的中小学都是义务教育,学生留级自然会占用教育资源。据估算,因为留级,每年纳税人要多负担130亿美元。

法国:留级需征得学生家长同意

在法国,中小学生也是存在“留级”制度的,但是学生“留级”不仅是老师的决定,也需要学生家长同意。如果学生家长不同意的话,学生是不能留级的。据统计,38%的法国中小学生至少留过一次级。

除了美国和法国外,中国的邻居日本也是有“留级”制度的。在日本的教育法实施规则中规定,校长可以因为学生成绩不佳的理由让学生留级。

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是否应该恢复“留级制度”?

专家观点:

有专家认为,中小学生“留级”的弊端很多。诸如:国家财政将为“留级”的学生支付更多的费用;“留级”会对学生心理造成影响、伤害学生自尊心等。

部分家长建议恢复“留级”制度

粗暴地取消“留级制度”,不顾学生现实情况,不仅对学生害处大,而且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个别孩子开窍较晚,接受能力不强,小学基础年级的知识没有掌握牢固,但是不能留级,必须跟班走。由于没有好的基础,成绩会越来越差,自然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好多学生初中没有毕业就过早走向社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高中、大学以成绩高低录取学生,而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禁止以成绩高低给学生排名,其实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哪位家长敢不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跟班走”的教育制度,让一些孩子从小学开始就成绩就很差,到初中以后,什么也不会,年龄太小打工没人要,家长也知道孩子考不上高中,过早走上社会又不放心,只能放在学校,混个初中毕业证完事。

家长建议孩子在小学和初中各有一次“留级”机会,是否需要“留级”?何时“留级”由家长自行决定,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这个建议也是合理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写在最后

当前的教育体制,对于一些孩子来说可能需要终身拼命地追赶。而今天的学校教学,是一个高速度、高效能的运转过程,其实好多孩子并不是学不会,而是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他只是在起步阶段比别人慢一些。因此,我希望能够恢复留级制度,拯救一些孩子,给这些孩子一年的缓冲时间。

留级对孩子未必就是坏事,我身边有好几个教授,小学时候留过级,2014年诺贝尔生理及医学奖的两位获奖者都曾在小学时留过级。

以上这段话是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硕士导师钱志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的话。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建议孩子在初中和小学各有一次“留级”机会,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这样的政策,这也不是一个学校校长能够决定的事。但是笔者认为,既然有需求,必定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不妨先搞个试点,如果家长申请孩子“留级”,经学校同意后,孩子在“留级”期间的所有费用由家长自行承担,这样既然满足的家长的要求,也为国家节省了费用。如果可行的话,恢复“留级”制度也未尝不可!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