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以为白白胖胖才是健康宝宝?醒醒,可能你家孩子已经贫血啦!

贫不贫血,才不是看外表哦!

在很多爸爸妈妈以及老一辈人的观念里

宝宝生的白白胖胖就是气色红润,身体健康。

贫血?

当然只会出现在那些营养不良、面黄肌瘦的孩子身上。

小泽要告诉各位家长,这个观念可是大错特错!

有些宝宝表面上看起来白白胖胖,好像很健康的样子。

殊不知内里已经有了贫血的症状。

我国儿童贫血的情况还真不少,最常见的就是缺铁性贫血。有一项针对6~36个月婴幼儿贫血状况的调查显示,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为21.98%,其中轻度贫血占93.5%,中重度贫血占6.5%。

我们都知道铁是重要的造血原料。如果体内的铁不足,血红蛋白的合成就会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生成,引发贫血。

宝宝为什么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其实这与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有很大关系。处在婴儿期的宝宝生长发育快,5个月和1岁时的体重差不多分别是出生时的2倍和3倍。由于体重增加较快,血容量也会随之增加较快,1岁时血液循环中的血红蛋白可以扩充到2倍。所以这导致需要更多的铁来维持体内红细胞的正常工作。

这时宝宝如果营养不均衡、或者没有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就会引发缺铁性贫血。此外,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母体铁缺乏、在孕期及哺乳期中铁摄入不足、孕期存在胎母输血和双胎输血综合征等原因也会导致宝宝发生缺铁性贫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缺铁性贫血主要是通过血常规来检测红细胞、血红蛋白是否低于正常标准来发现的。对于正常出生的宝宝,建议在6月、9月和12月龄进行筛查,之后每年筛查一次;如果是早产儿,建议在3个月时开始筛查,此后转入正常筛查。各位孕妈在孕期的早中晚期也要进行筛查,预防出现新生儿贫血情况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过有一点小泽要提醒各位家长,宝宝在2~3个月时(早产儿更早)体内的红细胞数降至 3.0×10^12/L 左右,血红蛋白量降至 100 g/L 左右,出现轻度贫血情况是正常的。这叫做"生理性贫血",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必经现象,爸爸妈妈不用太担心,也不需要进行干预的哦。

宝宝贫血该怎么治疗?

顾名思义,缺铁性贫血当然要通过合理的补充铁剂来治疗了。一般情况下,以口服铁剂为主,小部分宝宝只适合静脉注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轻度贫血的宝宝可以先调整饮食,比如增加铁强化食物,在调整饮食后的2~4周进行复查。如果未见好转,再遵循医嘱选择口服铁剂治疗。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葡萄糖酸亚铁以及乳化铁剂等。建议5岁以下儿童补充元素铁 3~6 mg/(kg·d)。还是在治疗后的2~4周进行复查,评估补铁的疗效。如果体内血红蛋白的浓度增加到 10 g/L 或以上,那么表明治疗有效。

当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家长们别着急断了铁剂。建议再给宝宝继续口服1~2个月时间,补充体内的贮存铁。口服铁剂的同时还可以口服维生素C,有利于促进铁吸收哦。

如何预防缺铁性贫血?

在宝宝的饮食上,一定要保证营养的全面均衡。0~6月龄的宝宝喂养时最好用纯母乳或者含铁的婴儿配方奶粉。满6月龄之后要及时为宝宝添加含铁辅食,比如铁强化米粉等。至于膳食营养素补充剂,建议根据宝宝的铁营养及贫血情况再来考虑使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同时各位妈妈在孕期和哺乳期也要保证自己营养状况。孕期中应及时口服叶酸补充剂,在孕中、晚期建议在每日饮食中增加20~50g红肉,每周吃1~2次的动物内脏或血液,以确保体内铁元素充足;哺乳期时各位妈妈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A的动物性食物。如果有必要,可以使用膳食营养素补充剂。

宝宝健康向来是各位爸爸妈妈最牵挂的问题。希望各位家长提前做好贫血预防工作,拒绝缺铁性贫血,为宝宝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标签: 宝宝 贫血 孕期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