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设计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为什么外国人的创意比我们强?

目前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设计教育大国:3000多所大学中,有1980所设有设计艺术专业,每年招收的设计艺术类学生超过50万人。

但是,“量”够了,“质”的突破却很少很少,想要成从设计教育大国成为设计教育强国,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状呢?

东西方设计教育的区别

在中国,学习设计教育完全是“填鸭式思维”,也就是灌输式教育,与九年义务等教育基本没有差别。

尽管中国学生很努力,但不爱讨论,也很少有创造性的想法,在课堂上只是等着老师灌溉相关的知识。而很多老师素质也良莠不齐,比如上课随便找个建筑案例让学生实地调研就不管了,学生提交的只能是一堆东拼西凑的东西,因为老师连灌输知识这个基本的操作都没有,学生会非常茫然。

而在西方,则讲究创造性思维。

在国内抢手的《世界现代建筑史》《世界名片设计史》等书,在国外却鲜有人问津,因为西方的学生有很强的探索求知欲,他们不想受限于他人的思想,而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教学中,西方学生在上课前,一般都是搜集资料做功课,然后课上提问、讨论。可能他们的基本功、手绘等水平较差,但论思维和创意,终归是比国人强了一筹。

我们培养不出马斯克?

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中国养成了“天地国亲师”五个等级,这种等级制度固然收获了权威,但也妨碍了学生和老师平等对话的地位,让学生畏畏缩缩。尽管如今讲究人人平等,但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习惯依然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老师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学生也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更别说针锋相对的论辩了。

在美国的学校中,一堂课三小时,老师讲课一小时,学生提问和互动两小时,但学生仍嫌时间不够。在中国呢?一堂课三小时,老师讲两个小时,剩下的一个小时学生甚至都不吭气,有同感吗?

艺术需要复合型人才

中国的教育和培训类学校非常多,把艺术类教育分成了很多专业,这样固然能让学生在细分的领域得到快速进步,但艺术从来都不是细枝末节的事,而是需要复合型人才。

一个学生本来在视觉传达学习动画,后面又进入了定格动画专业,学生思维便固化了。难道能设计杯子,就不能设计桌子了?条条大路不能通罗马?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设计新趋势

谈到艺术和设计,很多人都觉得高大上……但娱乐设计也是艺术,娱乐设计的需求量是纯艺术收藏需求量的几万、几十万倍!

漫威在拍《钢铁侠》,工业设计的去做道具,场景设计的去渲染背景,平面设计的去做海报,这些事情似乎没什么关联,但又在做一件事,服务于一个娱乐对象,那就是《钢铁侠》电影。

国外已经有了系统的娱乐设计把一系列设计类学科连接在一起,但国内依然没有改变。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现阶段的设计师们,面临一种挑战:怎样才能把娱乐产品变成某一种形式,可以让国际接受,国内认可?

这里面有太多的东西和操作是可以去思考的。

衷心希望能梳理娱乐产业,再将其学科化,并且可以教育出这样的人。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