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判了“死刑”的宝宝,通过她的努力健康来到人间

她舍弃国外优越的条件,怀揣将“胎儿医学”在中国发扬光大的信念毅然回国。近几年,经她手筛查出的胎儿异常1000例,成功进行了10例胎盘血管瘤的宫内治疗,成功进行了30多例胎儿异常的宫内治疗,使这些被其他医生判了“死刑”的宝宝健康来到人间………

她就是原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胎儿医学中心主任,现德国柏林St.Joseph医院胎儿医学中心李玮璟教授。

女强人、大大咧咧、脾气大、十分严格......是她身上同时存在着的很多个标签,这些标签让她看起来似乎是个很难以接近的人,其实她还是个尽职尽责、经常会为了患者流泪的医生。

她说,胎儿医学的医生和产科医生不同,产科医生是给孕妇提供监护和检查的,而胎儿医学的医生是给胎儿保驾护航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原本可通过宫内治疗使胎儿健康诞生,却因为孕妇的不信任、同行医生的无知,导致孩子得不到有效治疗,造成终身残疾;

原本不应该出生的胎儿,因为父母不进行产检,甚至检查后拒绝她的建议,出生后只能无助地躺在ICU里;

有时为了一个“特殊”的孩子,她需要惊动到院长,其他科室主任,待大家为这个孩子的治疗尽了最大努力时,孩子的父母却决定放弃;

有时将检查到的胎儿异常情况告诉父母,告知需要穿刺做进一步的检查时,孩子的父母往往以为医生是“故意吓唬人”,不愿意做进一步的检查;

有时她好不容易说服孕妇将孩子留下,其他产科的医生却建议孕妇引产,或待她知道情况的时候,已经被引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一次,胎儿的情况非常危急,她亲自打电话给孕妇,提醒需定期复查时,孕妇却在电话里指责她是想钱想疯了。

……

胎儿医学在中国是一个新的学科,很多患者不理解,就连同行也不理解......所幸,李玮璟面对的不仅是诸多“无能为力”,还有许多夹杂着泪水的欢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怀孕35周的妈妈,眼看着快生了,突然查出来胎儿有胸腔积水,他们乱了手脚,看了很多产科医生,医生让他们放弃孩子。产科医生收她住院打算给她引产放弃胎儿。她坚持着要检查清楚,她找到李玮璟时,肚子已经开始有些痛了。李玮璟仔细查看了她所有的资料,高度怀疑孩子是宫内感染或者是单纯的淋巴回流不畅。

于是李玮璟动员孕妇同意为胎儿做穿刺手术,把两侧胸腔里的液体抽出来,这样生出来的孩子才会呼吸。可是这位妈妈担忧过度,始终担心孩子有其它问题不同意做穿刺,李玮璟便帮她分析了所有的资料,告诉她孩子是健康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不把液体抽出来,孩子生出来后会死掉。经过反复的劝说,她终于同意和医生一起担风险,结果她从胎儿的胸腔抽出近200毫升的液体。而那个孩子当天晚上就来到了人间,不仅不需要抢救而且哭声响亮。

李玮璟说,胎儿是人,当胎儿有问题时要把他们当成病人来对待,孕妇可能没有任何感觉,但腹中的胎儿却不是安然无恙。所以怀孕了就要定期做产检,产检不仅检查孕妇也是给胎儿体检,发现有问题,就要给胎儿做诊断,这是产前诊断,诊断明确了,就要决定是否能够给胎儿治疗。

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男人,在李玮璟背后支持和理解她的,是她不足十岁的儿子。这位最让李玮璟骄傲的男子汉,数年如一日,默默在医院空空的走廊等待她下班,独自一人上学、吃饭、做功课.....每次当李玮璟看到无暇顾及的儿子又饿又累的睡着时,她会内疚得流泪。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是,李玮璟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她更愿意向39健康·仁心栏目展示那些心怀感激的父母们给她发回来的照片,其中很多是她的干儿子,干女儿。这些被其他医生判为“不该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却通过她的努力来到了人间,他们的父母感谢她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一定要认她为干妈。所以,她的干儿子、干女儿实在太多了。

李玮璟经常说她很幸福,孩子太多了,她对自己的付出感到满足,还经常可以收到不同面孔的新照片。她对着办公室里贴满宝宝照片的照片墙,笑着说:“这墙太小了,退休后我打算开个宝宝照片展。”

原作者:邹莲

原作来源:《仁心》第六期

原作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7日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