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应试教育还是国际教育?中考后该何去何从

中西方教育的差距,并不能用好坏来区分。中国的应试教育,如果运用得当,它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而国际教育更注重的思维引领,让西方国家在技术创新的环节一直领先于国内。因为中西方对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方向的不同,使得这两种教育体系有很大的不同。

我儿子今年考入了剑桥大学数学专业,他小学阶段是在中国应试教育的体系之下完成的,也经历了残酷的小升初。而初中高中阶段是在国际高中完成的。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对于这两种教育体系的不同,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分享出来给大家。

本来今天的文章题目我想的是——剑桥学子与石家庄康福外国语学校。我纯属是在叙述自己孩子的真实经历和个中体会。会比较客观,而且,把这个学校的名字提起,纯属是因为感恩。中学阶段没有在外面报一个课外班,没有任何一家机构的参与,孩子单纯的校内学习就取得了七门AP课程得5分,五门Alevel的A*的成绩。他即使再有天才的脑袋瓜,没有国际学校老师们的引领,他应该也不会为自己申请剑桥,打造出这么强有力的一个背景吧。也希望有更多的家长不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国际学校和在国际学校的学生。为家长们后续对于自己孩子判断和未来之路的选择,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首先,国际学校班级人数少。之前的省内重点学校,也是当地最知名的私立学校。在最后小升初毕业阶段,一个班里的孩子达到了73人,当然是逐年递增到这个程度的。现在有政策管控,会好很多。六年级的学生分层很厉害,大班课老师上课呢,只能兼顾大多数。即使分了重点班和普通班,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学生能力的变化,一定会出现学习能力强的孩子课内吃不饱,而学能差的孩子够不着吃的情况。我想这大概也是为什么重点学校的校园周围培训班如此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真正的小班制教学是我对国际学校的初印象。

其次,教学过程全公开。我们当时在初中时候的政策是,家长可以不经过预约,随时进入班级听课。而且当时石康的教室有一面是大玻璃,上面有许多图鸦,学生和老师实时的教学过程全公开。可能被神秘惯了,这种突然的透明化管理让我很种草吧。当然现在一些学校的上课情况,会通过视频监控自动化手段实现公开。但是并非每个学校会去落地实施。

第三,就是去听课的时候,国际学校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反转式教学”的模式,老师在讲出最主要的思路和核心内容之后,抛出问题由学生们自己讨论解决,大部分的知识是孩子自己把自己给讲明白了。当然,分组讨论,因为小班制,每个孩子都有上台的机会。但必须承认,这种模式的结果并非对于所有的孩子都是正向的作用。对于思维活跃、爱表达的孩子,确实如鱼得水般,进步神速。可是,对于那些习惯了让老师把知识掰碎了,一点一点补给的孩子来说,也会出现大脑短路的情况。这种模式,对于孩子后续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砼砼在高中后的一直学有余力是一个证明,他们同班的一个女生,中考之后回到普通高中参加高考,是2020年正定县高考的状元。所以,国际教育在教学中对孩子思维的培养是孩子后续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部分。

第四,刷题相比传统学校来说,少了很多。这可能也是他们并不能完全适应国内中考的原因,初中阶段虽然说是国际教育,但还是整个国内的教学内容,孩子们都要参加中考,中考之后分流,一部分继续国际高中,一部分进入普高。但是当时的情况,这种西方引领思维的教学方式,并不能完全兼容国内对于熟练程度的考试方式。在教学时间一定,孩子们的刷题量自然会受到影响。但是到高中阶段,国际学校高中通常会开设了AP,Alevel课程。我们孩子并没有接触过国内高中课本,但是参加国内高中统一会考时,数理化是全A的成绩。所以我感觉,高中阶段的知识,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是有交叉的。学有余力的孩子是可以进行思维互换的。

第五呢,是他们在英语上的教学实力,我记得当时砼砼那届班级的中考平均分数是116分,当然这是国际学校为自己孩子步入国际高中做的能量储备吧。要说教学内容,就是一本新概念第二册。他们下午晚自习的时候有一节英语背诵课,新概念上的文章要求每个孩子都必须背过,然后通过汉译英的方式,把句子输出到纸上。这个环节对于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是最有效也最简单的方式。英语教学中的化繁为简,不用什么名师指导,更不用花大价钱去上什么培训班,只要背诵的量够了,所有的孩子英语成绩都能上去。当然,国际学校的英语师资的配备很牛。

第六,是他在理科上的思维引导。我不是专业人士,没有办法用非常专业的语言描述清楚。我举个例子吧,高中阶段,国内教学的方式是先灌输公式,然后孩子们熟记公式,再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最后高考的时候,所有题目都可以做到信手拈来。咱们国内的中高考就是考察熟练程度的。如果没有做题量的支撑,在国内考试面前正常人都会一败涂地。而国际高中的理科教学,他们比较重视思维的打通,例如公式推导环节。如果学生学了杠杆的公式原理之后,你要具备利用推导杠杆的全套公式方法,直接同理推导出滑轮的一系列公式的能力。这是孩子和我说的,他基本上没背过什么公式,都是知道了公式的推理过程。当然,为什么考试时候现推公式 ,然后考试时间还够。这是我一个外行人无法理解和说明白的。

第六,就是国际学校对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探究问题答案的能力培养。中国境内的老师不可能满足所有孩子选择AP或者Alevel几十门课程的选择要求。但是为了进入心怡的专业,他们不得不去通过网络,通过和老师同学的讨论,通过书籍自己去寻求答案。长此以往,孩子的创新能力和求异思维都得到了锻练。国内教育更重视对于孩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细节培养。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通过细小成绩的差异培养出孩子细心的习惯。应试教育运用得当,它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

对于国际教育与国内教育的理念碰撞,单纯用优劣好坏来评价似乎单薄了些。注重熟练程度的传统教育和重视思维培养的国际教育,各有千秋。我们只能说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就是最好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