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生孩子?“丧偶式”育儿的心酸你懂?

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这个在以前几乎从不被当做是一个问题的问题,开始越来越多的被提起。很多人误以为所谓“女权”就是倡导不结婚,不生孩子,甚至上升到了自私自利,贪图个人享受的批判高度。

安安个人并不认可这样的说法。在现代社会,我们需要对“为什么要生孩子”这个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以及更审慎的回答。

怀孕之后,同龄的亲戚在聚餐时问安安为什么不考虑生育之后当全职妈妈,安安非常诧异。为什么女性要被期待成为全职妈妈?由于生理原因,怀孕生娃不可避免地需要女性来承担,为什么育儿为何也要全权交给女性来负责?

不少学业成绩一贯优秀的女性在以分数为最重要衡量标准的学生时代并没有感受到性别歧视,而是到了生育之后才切身体会到多维度的性别化的期待和性别歧视。

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

往大了说说,社会要发展,需要不断有新的年轻人力补充,这些人都是从小小婴儿培养而来,近年的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也说明社会对新生命的欢迎和期待。真正落到每个人头上,生与不生的理由总是千人千样。

A妹:跟对象在一起多年了,顺理成章就结婚了,结婚之后又顺其自然就生了,根本没考虑过要不要生,反正就生了

B妹:谈了个恋爱,稀里糊涂怀孕了,手忙脚乱就结婚生子了

C妹:周围同学、同事相继结婚生子,自己也跟着有些焦虑,便也跟着生了,算从众心理吗

D妹:家里老人亲戚各种催,单身催找对象,恋爱催结婚,婚后催生子,赶紧生了就算完成任务了。

E妹:年纪差不多了就生了,怕年纪大了再生太危险。

F妹:本身很喜欢孩子,母爱/父爱爆棚,想生个小小的自己。

稀里糊涂地生了、本身不喜欢小孩、生得不心甘情愿、生的孩子不被期待(重男轻女思想依旧存在,前段时间安安去西部走了一趟,当地导游亲口叙述,在他们镇子是一定要生男孩的)……

如此情境下养育孩子自然就容易懈怠,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不可否认很多人在生之前都没有真正明白生孩子意味着什么,或者大大低估了养育孩子的难度,甚至自己本身不成熟,不情愿承担这个责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仅仅靠初见孩子的瞬间催生的母爱、父爱,实在是不足以支撑走过孩子漫长而琐碎的成长岁月,孩子生病发烧入院可能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但成长中更多的却是细细碎碎的麻烦,今天拉肚子、明天便秘、不吃饭、不听话……一点一点蚕食你的时间和耐心

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生了孩子,如果不能真正接受,养育孩子本身就是这么鸡毛蒜皮、鸡飞狗跳又暗藏巨大责任的艰巨任务,每次宝宝夜醒、哭闹、不听话时,总是不免会觉得不耐烦甚至可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一切麻烦事可能就此顺理成章起来,“抖M”特质就此养成??毕竟自己生的孩子,跪着也要养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近几年亲子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虽然看的时候嘻嘻哈哈,但看完难免心里不是滋味,爸爸不会做饭、不会给孩子梳头发、穿衣服在我国居然是一件这么常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大家似乎也接受了这个角色设定。

爸爸带孩子的节目叫《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妈妈带娃叫《妈妈是超人》,光看名字就让人看出了对男女性养育角色的区别对待(梅婷家是个特例)。

养育孩子仿佛只是女性的责任,从怀孕生孩子开始便是女性牺牲得更多,产假好几个月真的是在休假吗?回归工作后还要承担不被重用、“不是个好妈妈”的风险。

孩子不只是女性的事情,父亲的参与也同等重要,这样的话其实也说了很多年了,没有实质的行动自然不会有实质的变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是首当其冲的,如果从小没有人教他们不是只能物质上,而更应该身体力行地照顾家庭、关爱家人,恐怕他们也不会无师自通。

那么问题就来了,你会这样教你的儿子吗?你怕不怕他长大后围着家里转,“没出息”?

舆论也是一大阻碍,男性挣钱不顾家说要被体谅,在家带孩子被说没出息??挣钱、顾家只是家庭分工不同,但社会往往只接受男性挣钱、女性顾家。

约定俗成的压力进一步加剧丧偶式育儿的发生,这一点虽然突然改变很难,但水滴石穿,也许可以从不嫌弃男性挣钱不够多、鼓励他们带孩子做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