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丁点声音就醒,不拉窗帘睡不着,宝宝睡觉轻多半是这三点没做好

很多妈妈都经历过孩子睡觉轻这样的阶段,每当孩子睡着以后,家里一定得保持很安静的状态,说话走路关门都得小心翼翼的,生怕一丁点声音就把好不容易睡着的孩子吵醒了,睡觉轻虽然不算是很严重的睡眠问题,但也挺折磨妈妈的。

前两天我在小区里碰到的那个孩子,和墨仔差不多大,都是3岁3个月,她妈妈给我诉苦,说这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睡觉轻的问题一直存在,关个门、床响了一下之类的声音都会把孩子惊醒,然后又要再哄睡,实在太熬人了。

再比如我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6岁之前睡觉轻到能被嗑瓜子的声音惊醒。

除了容易被细微的声音干扰醒来,还会被光线干扰,房间里太亮的话,孩子就无法入睡,必须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乌漆嘛黑的才能睡着。

对孩子自己来说,睡觉轻就容易惊醒,睡眠断断续续,睡眠质量不高,一般来说,晚上的睡眠不太容易被干扰,因为受生物钟的影响,但是白天的睡眠就极容易出现“很轻很浅”的情况。

对家人来说,如果家中有一个睡眠轻的人,当他要睡觉或者已经睡着的时候,别的家人那就得蹑手蹑脚、大气不敢喘了,看电视不敢开音量,尽量避免一切“碰撞”发出的声音。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睡觉轻的情况

1、莫罗反射被激发后的现象

莫罗反射是每个孩子出生后自带的一种神经反射,和其他几个原始反射一起担负起保护小婴儿的重任,这个反射被激发的时候,婴儿会突然张开双臂、伸直双腿、倒抽气、僵住一下,然后双臂收回互相紧抱,挺直腿,并开始哭起来,就像是被“吓了一跳”。

这个反射会在婴儿3-5个月左右的时候被抑制,所以在这之前你会看到婴儿总是睡得很轻,稍微有点动静,婴儿就“一惊一乍”了。

哪些刺激源会激发婴儿的莫罗反射呢?

一个是和内耳前庭有关的刺激,当平衡发生变化的时候,莫罗反射就被激发了,比如孩子睡着了,但是睡到了床边,你把他稍微抱起来挪个位置,孩子醒了,再比如落地醒。

一个是和感官有关的刺激,主要是听觉、视觉、触觉这三个方面,突如其来的声音、房间光线太亮、黄昏光线由暗到明的变化、床品的材质、湿度、温度等,如果婴儿的感官过于敏感,这些刺激就会激发莫罗反射。

在莫罗反射存在的这段时间,睡觉轻其实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睡眠问题。

但是如果不了解莫罗反射,错误干预莫罗反射被激发后的现象,那就有可能把睡觉轻变成问题巩固下来。

比如马路上一声汽笛,婴儿惊乍了一下并没有哭醒来,大人立刻上去拍拍,摸摸,本来惊乍完,婴儿是可以继续睡下去,但是大人在旁边安抚反而让他彻底醒来了。

所以,如果婴儿的莫罗反射如果很好地被抑制的话,睡觉轻的现象自然而然就消退了。

2、视觉、听觉过于敏感

睡觉的过程是大脑同身体四肢、各个感官共同协作的结果,当我们要睡着的时候,虽然外面的声音、光线都还存在,但我们确实听不到也看不到了。

婴儿的感官发展是需要经过一个阶段的,并不是一出生就是成熟的,并且由于生长环境、养育方式的差别,每个婴儿的感官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他们对于外界刺激的接收程度也是不同的。

视觉和听觉作为影响睡眠的两个重要感官,如果没有发展起来,过于敏感,就很容易对外界刺激过度反应。

比如,一个百天以内很少出门的婴儿,他的视觉和听觉八成很敏感,因为没有充足的自然光线的刺激和丰富的声音源,虽然家里有扇大大的落地窗,屋内采光非常好,但是家里的陈设、色彩、形状、人脸这些视觉刺激都是固定的,对于视觉的刺激是完全不够的。

家里始终是要比外面安静的,即便你在孩子清醒的时候开着电视,但是电视里的声音和真实世界里的声音还是有区别的。

视觉听觉过于敏感的孩子,在光线稍微亮一点的地方、吵闹一点的地方就无法入睡了,睡着了也很容易被吵醒。

3、错误的睡眠环境

在睡眠环境这个问题上,我们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是要安静的、昏暗的,这样才能让婴儿睡踏实,这个观点显然是对莫罗反射不够了解,以为婴儿的惊乍现象就是因为周围太亮、太吵才出现的,所以就给婴儿布置了安静而昏暗的睡眠环境。

实际上,婴儿白天所需要的睡眠环境应该是“明亮的,并且有家人正常说话干活的声音”。

如果婴儿睡觉必须是安安静静的,那些住在马路边、飞机场旁边、火车站旁边、或者楼下是菜市场的人家,他们的孩子岂不是个个都睡不着了?

相反,这些环境下的婴儿可能更容易呼呼大睡,完全不受干扰。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妈妈会发现,回到吵闹的老家以后,孩子反而睡得更安稳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如何改善孩子睡觉轻这个状况呢

改善睡觉轻这个睡眠问题是需要慢慢来的,急不得,因为牵扯到感官发育、原始反射这些生理条件。

那这个问题会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而自我消退呢?这个答案是不一定的,有的孩子睡觉轻会一直轻下去,有的孩子长大以后则会自己有所好转,但自己家孩子究竟是哪种可能性家长是不确定的,需要时间的验证。

与其等待时间验证,不如早早改善,让孩子睡得安稳,让家人在孩子睡着后依然活动自如。

1、抓住莫罗反射的黄金抑制期

要想抑制原始反射,就得促进婴儿的大脑神经发育,让主动运动代替被动运动。

只有很好的抑制了莫罗反射,才能保证婴儿在接收到声音、光线、触觉等方面的刺激时,淡定面对,而不是被吓得拉响警报。

有效的抑制原始反射的方法有:

发展大运动

大运动的发展水平意味着大脑、神经与肢体的成熟程度,3-5个月的时候莫罗反射就应该要被抑制,这也就意味着从婴儿出生以后,就应该抓住每一天的大运动锻炼机会。

俯趴和翻身练习是这个阶段主要的大运动方式,因此,家长应该婴儿每一次清醒的时候通过各种俯趴、翻身游戏锻炼宝宝,能趴着就别躺着、抱着。

抚触按摩

抚触按摩能够很好的促进婴儿的神经发育和触觉发育,每天至少累计抚触按摩30分钟。

抚触按摩的时候,可以用各种材质、触感不同的按摩球,也可以在家里找一些纱巾、牛仔布、羽毛等东西轻轻摩擦婴儿的皮肤,增加触觉体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户外是最好的感官发育途径

户外的自然光线是促进婴儿视觉发育的重要因素,这是人造照明无法比拟的,公园、商场、小区等不同的环境有着不同的人和物,人会走来走去,每张人脸的轮廓都不相同,这些稀松平常的细节是刺激婴儿视觉发育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车声、鸟叫声、风声、人说话的声音、猫猫狗狗的声音,给婴儿听觉发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所以,每天在新生儿清醒的时候,短暂的带婴儿楼下遛弯,再大点,就可以去远一点的公园、商场,能够让孩子在任何场合下学会入睡。

现在疫情的这种情况下,绝大部分人不太可能会带百天之内的婴儿出去,那该如何发展感官呢?

在婴儿清醒的时候,可以抱着他在窗边接收自然光线和声音,多给婴儿看黑白卡、彩色卡、人脸图、以此来刺激视觉发育。

播放有节奏的儿歌、音乐,用不同的空瓶子装上大米、豆子、沙子等颗粒物,在婴儿耳朵周围换着方向摇晃,做追听训练,刺激听觉发育。

不过,室内的这些视觉、听觉训练效果还是不能和直接户外媲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3、布置正确的睡眠环境

错误的睡眠环境能引发很多睡眠问题,睡觉轻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正确的睡眠环境应该是:

白天时,卧室光线是自然明亮的,如果太阳直晒太刺眼,可以拉上一层纱帘,保证阳光不直射婴儿眼睛即可,家人保持正常的生活活动,正常说话、做饭、走路。

黄昏来临时,卧室光线随着外面的天一样变暗,不要让家里的照明亮堂堂的如同白天,生活活动声音减弱,偏于安静。

其实晚上的睡眠环境一般不用说都能做到,白天的睡眠环境常常被搞错。

可能有的家长会觉得太亮太吵孩子咋可能睡得着,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可以问问周围的朋友,一定会有这样的孩子,即便楼外面吹拉弹唱打电钻,都不影响他美美得睡着。

如果以前孩子白天的睡眠环境又昏暗又安静,现在要改善的话就得循序渐进哦,不要哗地一下子拉开窗帘,而是一点点增加光亮,慢慢调整。

至于声音,可以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户外和听觉训练以后,循序渐进地增加声音源,比如先打开卧室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改善孩子睡觉轻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但只要坚持,就能看到变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是婴幼儿睡眠顾问墨仔妈妈育儿,专注分享婴幼儿睡眠、大运动发展、母乳喂养知识,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评论及转发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