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逆袭100分上北大,她只用了不到3个月

选择大于努力,这个思路和方法越早知道,你就能在高考这条千万人竞争的拥挤跑道上先人一步!

从成绩平平,在年级里毫无存在感的普通学生,到上海市高考文科第二名。

高三刚开学时一个别人无法理解的选择,加上高考最后3个月的有效努力,她把自己的高考成绩从本科线水平提高了整整100分,比北大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高出20多分

晓莹成功逆袭北大的实际行动,真正诠释了“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

| 别人说“上北大,你别做梦了“,难道我就要认命吗?

我的高中是在上海一所重点中学就读的,和全国大多数考生相比,能出生在上海、在上海高考,我已经比别人幸运了很多很多。但即便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地方,想要上顶尖的学校,依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更何况大家都知道,像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录取名额,基本上都被所在省市最顶尖的高中所包揽,比如北京的人大附中、河北的衡水中学,上海的四大名校等等,其他学校的学生想要抢这些名额,简直难上加难。

我所在的学校虽然是重点中学,但排名远远谈不上顶尖,每年学校有没有上清北的学生都要看运气,运气好的时候有2、3个,运气不好的时候可能一个都没有。

在高中的时候,我有一个很崇拜的学长,他比我大一级,考上了北大数学系。我们从小都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小学、同一个初中、同一个高中,他就是我心目中优秀的典范。我希望能和他一样考上北大,希望能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人。

但是我的成绩,离北大还隔着十万八千里。当时我们学校有500多名学生,我的年级排名是100到150之间徘徊,最多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平,上本科应该没什么问题,但要上名校,够呛,想上清北,简直没有可能!

高二升高三的暑假里,我和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女同学一起返校,大家都在讨论自己理想的大学。我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的目标是和那位学长一样上北大。其他人愣了一下,突然哄堂大笑,其中一个女同学笑的喘不过气来,边笑边说,“你知道咱们学校每年只有多少人能上北大吗?就你还想上北大,别做梦了”。

我从小就是自尊心很强的人,那一刻,我感觉自己所有的自尊都被别人踩在脚下,碾压到粉碎。在内心深处我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努力,一定要考上北大,证明给这些曾经嘲笑我的人看!

从那之后,我把上北大这个目标偷偷地藏在心里,再也没在学校提起过。整个暑假我都非常努力,每天把自己的学习时间安排地满满的,每晚挑灯夜战,一天做十几份卷子,就连吃饭和走路的时候脑子里还在默念单词,我发了疯一样学习,就想赶紧改变自己。

我以为凭借刻苦和努力,就会考出理想的成绩,可是高三开学第一次摸底考试就给了我当头一棒:150分的总分,语文英语勉强及格,数学好一点100分,照这样的成绩,别说北大了,就连一本线都考不上!

难道真的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付出也不一定有回报吗?

还是我真的不够聪明,努力了也没有收获?

我很沮丧,也很绝望,即使再努力,却离北大越来越远,难道这就是我的命吗?

| 选择大于努力,方法对,事半功倍!

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我把自己关在家里想了两天。有一件事一直困扰着我,不仅困扰了我一整个暑假,这次摸底考的失败更是让我对此产生了怀疑,就是选科的问题。

我知道现在很多省份已经开始高考改革,由原来的文理分科变成了3+3考试科目,但在我上高中的时候,我们还是文理分科考试的。

其实我内心深处一直喜欢文科,也觉得背诵记忆对我来说比解题轻松多了。但是我们学校有点重理轻文,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选理科才是正确的选择。不仅因为选理科之后可选择报考的专业更多,也因为在本科生录取中,录取的理科生比文科生要更多。

后来我才发现,不仅仅是我们学校,几乎中国的每一个地方都存在这样的想法,家长和老师都认为,除非理科真的很差,不然一定选理科而不是选文科。

我的文科成绩不太好,理科成绩还可以,老师和家长都劝我选择理科。但我在理科班里读的很痛苦,因为班里理科好的同学太多了,我的文科理科都不占优势,大大打击了我的自信心。

然而就在那个周末,我突然想到了田忌赛马的故事,田忌的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都不如别人,却能通过调整马的出场次序而获得胜利,那我为什么不可以呢?

于是经过详细的自我分析之后,在高三开学后的第二个月,我不顾所有人的反对转了文科,这是我高考备考过程中做出的最重要的选择,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之后在帮学弟学妹建议3+3的选科时,我也用田忌赛马的逻辑帮他们进行分析,帮助很多人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选科模式。

在转文科之后我逐渐开始找到自信,这件事也让我意识到什么叫“选择大于努力”。既然选科有方法论,学习和提分也一定有,我坚信正确的方法能让人事半功倍,快速提高成绩。

因为我转文科的时间很晚,很多知识点都没学到,再加上其他科目本身基础也没有那么好,要学的东西很多很多。高三的复习时间,每一秒都很珍贵。针对自己的情况,我给自己制定了两步走的学习计划:先织网,再捕鱼。

1.先梳理知识点,查漏补缺

因为自己本身基础一般,而高考大部分都是基础题,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先把基础打扎实。回归教材,自己把考点整理成知识图谱,不断地复习,把所有的知识点都连成一张网。经过这一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联联系也都一清二楚。

2.紧扣真题快速提分

由于没有时间大量刷题,我把仅有的复习时间都用在高考真题上,通过真题总结重要考点,筛选出自己最薄弱的知识点进行重点突破。不断提炼理科的答题思路和文科的答题模板,揣摩出题老师的想法。

在高考前夕,学校放假两周让大家回家复习,我还特地制定了一个完整的考前冲刺计划和每日安排时间表,每天严格按照计划执行,根据自己的提分计划准备了很多素材和资料。

此外,我还有一套自己调整心态和自我激励的方法,每当有负面情绪和想要懈怠的时候,我都用这些方法来激励自己,重新恢复斗志。考前两周,我每一天都过的充实而有成就感!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6月,我在爸妈殷切的期望中走进考场,考试的过程非常平静。语文作文,我把自己准备背诵的素材都运用上去了,当时感觉就非常好,觉得可以接近满分。

其他科目也都很顺利,因为大脑里有完整的知识图谱,看到题目之后,我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地能把题目对应到相应的知识点。考完我感觉,自己发挥地不错,成绩应该不会太差。

| 考出了自己生平最高分,惊艳所有人!

6月25日,是我终生难忘的一天,当我看到自己的分数比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高了整整100分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通过不同的查分渠道确认了一遍又一遍。当最终确认这真的是我的分数的时候,我激动地哭了。

我的高考成绩比当年上海的一本分数线高100多分,比北大在上海的录取分数线高20多分,是当年的上海市文科第二名。最有意思的是,因为之前太过普通,学校里的很多老师和年级主任都并不知道我,当老师们看到一个陌生名字的超高分,都纷纷在问“这个学生是谁,是哪个班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回望我的求学之路,不免唏嘘。如果当时没有转文科,如果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所有的努力都会白费,考上北大一定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感谢那个刺激我的同学,让我下定决心改变,也感谢那个不曾放弃、一直努力的自己!

在考上北大后,我曾帮助身边很多学弟学妹去寻找适合他们的考试科目和学习方法,指导他们根据我的思路来复习和备考,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有的考上了复旦交大,有的从400分逆袭985,每一个人都感叹,这是之前从来没有过的思路,好像换个角度看世界一样,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