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你能不能别说风凉话了?”

你能想象吗?一天能赚上千万的直播女王薇娅,也解决不了工作和生活两难的问题。

前段时间,在《王牌对王牌》上,薇娅感慨工作和陪孩子根本没办法平衡。

工作上,让她三天只睡一个半小时,她也无怨无悔,因为她热爱直播这份工作。

但对孩子,她却只能充满愧疚,连女儿的家长会,她都从来没有参加过。

直到女儿发微信说:“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妈妈接,而我没有?”她才发现,自己已经忽略孩子太久。

正当薇娅沉浸在愧疚和矛盾的情绪之中,一旁的佟丽娅却出来“泼了盆冷水”。

作为演员的她,日程同样满满当当,却坚持把儿子朵朵带在身边。

对薇娅的困惑,佟丽娅冷静地说:“纵然工作很忙,挤一挤,陪孩子的时间也是有的。”

在她看来,当妈的,要一点点过渡,一点点适应,一点点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

这话一出,不少人都觉得佟丽娅是在说“风凉话”。

毕竟,她的儿子不到五岁,自然可以跟着妈妈在不同剧组跑,等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两难问题照样会摆上台面。

再说,佟丽娅作为明星,工作时间比大部分上班族更自由,收入也优越太多。

由这样一个“有钱有闲”的妈妈来说“总能挤出陪孩子的时间”,根本没有说服力。

这年头,“好妈妈”人设如果不接地气,引来的不是赞美,只会是群嘲。

只有被生活毒打过的中年人才明白,不耽误事业还能陪孩子,到底有多难!

1

爸妈996,孩子就成了半个留守儿童

多少父母和孩子,明明在同一屋檐下,却硬生生活出了“时差”。

有人统计过,一天之中,普通上班族爸妈和孩子能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

尤其在大城市,除去动辄一两个小时的通勤时间,爸妈们一天工作八个小时甚至更多,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陪孩子。

常常是孩子入睡时,加班的爸妈还没能到家;孩子醒来时,爸妈已经早早赶去上班。

前几天,一段留守女孩喊爸爸妈妈的视频,让许多人心碎。

视频里,一个两三岁模样的小女孩,独自在院子里游荡,走到角落时,默默地对着监控镜头喊:

“爸爸,回家。”

“妈妈,回来。”

年幼的她还不明白,那个会传出爸妈声音的机器,背后是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

与真正的留守儿童相比,父母拥有996式作息,孩子也成了半个留守儿童。

纪录片《回响》里,有个专题叫“破局中的职场人”,短短几分钟,把职场父母的两难境地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此,还成了微博热搜:

妈妈张婷奋斗多年当上了企业中层,但随之而来的,是越发沉重的竞争压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公司,上级施加项目压力,下级抱怨她太刚,平时根本无暇顾及女儿的成长。好不容易回到家,辅导女儿作业,又发现孩子成绩毫无进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对女儿来说,她只是希望妈妈能有时间,多陪陪她说话。

一边,是孩子对父母的可望而不可得。

另一边,是被996生活压得喘不过气来的父母。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论是众人眼中的“成功人士”,还是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上班族,都无法解决一天只有24小时的难题。

就像博主@孤烟暮蝉说的,多少人的童年都是这样过来的,父母忙碌到分身乏术,孩子只好逼着自己早早懂事、快快长大。

在网上看过日本红灯区的“深夜幼儿园”,在那里,聚集了更多身不由己的母亲和孤独成长的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个39岁的单身妈妈,独自开日料店,忙到凌晨2点已经成了日常。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5岁的儿子无人照看,只能被送到深夜幼儿园。

有一天,年幼的儿子发高烧,反反复复都不能降温,但妈妈依然得强打精神应付生意。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小男孩尽管被病痛折磨,依然懂事得不哭不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直到关门打烊,妈妈才匆匆赶到幼儿园,抱起睡得迷迷糊糊的儿子说:“对不起,宝贝,妈妈来晚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看着她忙到连围裙都忘记解的背影,那大概是职场母亲最脆弱、最真实的样子。

在这个竞争异常激烈的世界,996的职场父母很难,但做996父母的孩子,更是难上加难。

孩子们每天殷切盼望的,不过只是简单的一句:

妈妈,陪陪我。

纪录片《人间世》曾说过,中年人就像一根蜡烛,两头都在烧。

但很多时候,尽管已经努力燃烧了自己,却依然照不亮屋里。

2

孩子对不起,放下工作养不起你,拿起工作陪不了你!

对普通人而言,养家糊口和陪伴孩子,注定不可兼得。

爸妈不心疼孩子吗?当然心疼。

但就算父母意识到孩子的不容易,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更残酷的生活现实。

当下常有人把孩子戏称为“吞金兽”,这背后,是多少爸妈打落牙齿的心酸。

养大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答案让人心惊。

网上有个详细的统计,把孩子从小到大各个阶段的花费都列了出来。

从呱呱坠地时的奶粉,到牙牙学语时的启蒙教育,再到成长过程中各类学费、补习班、吃穿用度,最后一合计,一个孩子的平均养育费用最少也要62万,最多要将近200万。

甚至,这还没包括孩子成家立业时父母给予的“经济支持”。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养娃成本最高的前十个城市,数额全部在100万以上,前四名甚至超过了200万。

老父亲可以自己不抽烟不喝酒,只为给孩子请最好的老师;

老母亲可以自己不买包不化妆,只希望让孩子有机会接触更大的世界。

养孩子,注定是一场烧钱大战,逼得曾经潇洒的爸妈们节衣缩食,只为拼尽全力给孩子更好的。

更悲哀的是,我们以为白纸一样单纯的孩子,其实对家庭的物质条件一清二楚。

前段时间,一张韩国综艺节目的截图被疯狂转载。

主持人向孩子们提出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在富有但忙碌的父母和贫穷但顾家的父母中,你选谁?

所有孩子都选择了前者。

一个小女孩软软糯糯地回答:我选有钱的父母,我不想住在鼻孔一样大的房子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另一个男孩也说:如果没有钱,即便再顾家,因为穷,所以留下的都是不好的回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为人父母冲进996大军,不仅仅是为自己的升迁,更是为孩子博一个未来。

曾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的自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因为实在无法忍受996和租房度日,他放弃了深圳年薪75万的工作,选择回老家当公务员。

个人选择固然无可厚非,但他晒出的上司聊天记录里,有一句却十分戳心:

“你逃避了,你将来的孩子也得重走一遍你的路。”

眼下的996是很辛苦,但却能为下一代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起点。

多少中年人,正是为了孩子才苦苦支撑。

就像那句传遍全网的话说的: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有了孩子,就有了软肋;有了孩子,就有了不得不拼命的理由。

人到中年,重担在肩,责无旁贷。

3

工作996,生病ICU

每个养家糊口的996父母,其实都在负重前行。

互联网行业流行一句话:工作996,生病ICU。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意思是说,平时996高强度的工作,一旦生病可能就是要进ICU的大病。

当了爸妈之后,不但在工作上要经受996的高强度考验,还得祈求自己的体魄足够强健。

爸爸们在公司加班已然是常态,更别说要兼顾两头的职场妈妈们。

上班族熬夜做项目,妈妈熬夜带娃,一晚上起来无数次只为哄娃睡觉;

上班族忙起来顾不上吃饭,妈妈也只能在喂饭哄睡的间隙扒拉几口残羹冷炙;

上班族忙得没空健身运动,妈妈光带娃就已经精疲力尽,积劳成疾;

上班族是压力太大导致失眠浅睡,妈妈则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娃只要哼唧一声,她们就能立刻醒来。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记得“996”这个概念最火的时候,一个普通妈妈的朋友圈道出了更残酷的真相: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996算什么,你试过007带娃吗?

如果工作尚且还有让人喘息的余地,为人父母这件“终身制”的工作,就是辛劳无止境。

有一部日本短片,片名叫《大丈夫》。

猛一看,这是从男性视角拍摄的故事,实际上,短片主角是一位职场女性。

所谓“大丈夫”,其实是日语中“我很好,没关系”的意思。

作为一个小男孩的妈妈,她不知不觉习惯了对自己说“我很好,没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儿子突然生病,她向丈夫发信息却被回复“我还在开会”时,她告诉自己“没关系”,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去幼儿园接到了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既要完成紧急的工作任务,又要照顾儿子,还得提前给孩子准备好便当,她一边想着“没关系”,一边自嘲“我看我今天晚上是不用睡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分秒必争的早晨,好不容易让儿子开始吃早餐,一转身的功夫,调皮的孩子却把牛奶倒得满桌都是,她焦急万分,也只好对自己说“没关系”,冒着迟到的风险收拾干净。

一年365天,从0点到24点,比工作996更苦的,是当007式的爸妈。

就像那则让人心碎的新闻,年仅27岁的妈妈不幸猝死,被发现时,眼睛还在看着手机。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是她不够自律,也不是她贪玩任性,她只是在长期的过度劳累后,还想稍微拥有一点自己的时间,却没想到,就是这一点闲暇,要了自己的命。

当父母的身体一旦透支,最后埋单的,只有家中老小。

成年人最心酸的是,一觉醒来,全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一个他可以依靠的人。

一句人到中年,就已经道尽了这世间最大的苦楚。

4

若能一世安稳,谁愿意颠沛流离,为了自己孩子生活好点。谁不是一边哭泣一边奔跑。

我们负重前行,不就是为了孩子的岁月静好吗?

地铁里一位职场妈妈,当天既要汇报工作,又要接孩子放学,坐上地铁座椅那一刻,她整天紧绷的心终于得到片刻放松,所以一路瞌睡。

身边的儿子心疼的说:“妈妈,你睡吧,到站了我叫你。”然后他一直保持这样的姿势,顶着小小的脑袋专心听着广播报站。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一对在工地干活的爸妈,由于来不及换衣服,两人身上都是灰尘,他们有点担心去学校后,会让儿子“没面子”,“怕其他小孩子笑话他”。

却没想到小小年纪的儿子,竟然说出了一句让他们都意想不到的话:

“这有什么好笑话的,我爸爸妈妈又不偷又不抢,有什么好嫌弃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我们在为家庭奋斗得灰头土脸时,孩子的一句体谅,就是寒冬里的一缕暖意。

就像薇娅女儿,长得后,也慢慢理解了妈妈:今年,女儿对薇娅说:“妈妈,你没有时间陪我,我陪你。”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对于中年人,孩子既是最大的软肋,也是我们勇往无前的铠甲。

为人父母后,我们总是在苦苦追求成为“满分家长”,既希望给孩子最好的物质条件,又不想错过孩子的每一次成长。

但是,爱这件事,从来没有标准答案。

幸福的家庭,也从来没有模板。

一对勤奋的父母,一个懂事的孩子,也是一个家庭最美好也最结实的模样。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点击底部「在看」或者分享朋友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