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学生成绩下滑、家庭关系紧张,该如何帮他?

作者:幸福双翼教研团队、心教师

心教师在学习与践行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少的疑惑。

所以我们邀请了心教师公益课程的提供者——幸福双翼的专业教研团队中的会诊专家,为心教师提供针对性的会诊,帮助心教师更好的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助力孩子成长。

手机前的你,是否也对一个面临着中考或高考压力,但却缺乏学习动力的孩子而感到手足无措呢?

那么就一起在下面的会诊记录中找找答案吧!

我的困惑

我在2月底接到一位高三学生妈妈的来电,学生母亲发现学生在跟几个朋友组团打游戏,比较生气,把孩子的手机、书摔了,让他不愿学习就算了。孩子当天就离家出走了。

孩子回来以后情绪抵触严重,不愿与父母沟通,学习上也没有按照学校的安排来。

目前最想解决的问题:

1)最初孩子父母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孩子的学习状态问题(静不下心,有时甚至一堂网课也无法坚持上下来)

2)解决孩子对家人的排斥和焦虑的情绪(对于父亲很排斥,处处回避父亲,几乎不交流;测试成绩非常不理想,情绪崩溃加上母亲的批评就离家出走 )

1,近期目标:让孩子与家长重新建立连接,

2,稍远一些的目标:逐步帮孩子调整情绪。

专家问诊

专家:感谢刘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对我们的信任。请刘老师介绍下自己,同时说明一下今天所咨询案例的具体内容。

嘉宾:

我是一名高中心理老师,在2月底接到了我校一位高三学生妈妈的求助电话,孩子离家出走了。

母亲说,在这次事件之前,孩子的学习教育主要由父亲来负责,她对此知之不多。孩子性格比较像父亲,心思比较重,有点敏感,在意别人评价,不太乐观。

孩子在中考发挥失常后家人给了孩子很大的压力,尤其是父亲,由于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孩子刚入校时成绩是名列前茅的,也曾担任班长。但是到了高一后半段,成绩一直下滑,排到了班级的20名左右,他非常受挫沮丧,非常抵触学习,甚至作业也不写了,并且逐渐地对班里的事务也不太上心了,也丢失了班长一职。

高二时换了一名非常严厉的新班主任,不允许各种不守规矩的行为,他很快就适应了新的要求,只是偶尔还是不写作业。据母亲的了解,孩子对新班主任没有明显抵触情绪。

从高二到高三孩子的成绩基本在班级的十几名,偶尔也掉到中段。寒假放假前,班主任反映他上课时精神恍惚,注意力很不集中。但是我们也没有了解到当时是否有些什么事情出现。

因为疫情,假期不断延长,孩子在家又比较放松,父母是很焦虑的,也有过一些小的冲突。起初孩子认为大家在家肯定都在玩,所以他自己也没有很抓紧学习。

结果一次在线测试,孩子的成绩非常不理想,退到班级的中后段,孩子的情绪立马崩溃了,认为自己不可能赶上其他人了,甚至连普通本科也考不上了(他原本的排名应该考一本没问题)。

这时候母亲发现孩子在跟几个朋友组团打游戏,比较生气,把孩子的手机摔了,书也摔了,让他不愿学习就算了。

孩子当天就离家出走了,回来以后情绪抵触严重,不愿与父母沟通,学习上也没按照学校的安排来。母亲担心他的学习,又不知道怎样让孩子愿意听他们的劝说,所以给我打来电话。

通过我对妈妈的建议和妈妈自己的努力,孩子愿意跟妈妈沟通,能参与部分的网课,但对父亲很排斥,作业几乎不写,因为静不下心了,坐不住。

专家:刘老师您从来没有正面接触过这个学生,对么?

嘉宾:是的,只跟他的母亲有交流,我曾经想直接与孩子有一个沟通,但是孩子不愿意。

专家:那么,您把案主定位为学生本人还是学生的家长?

嘉宾:我在与母亲的交流中,对母亲的情绪也做了一些工作,但重点还是放在孩子的问题上

专家:如果按照这次线上测试的成绩,也就是这个孩子的历史最差成绩,能考到什么样的大学?孩子自己的判断是客观的么?真的连普通本科都考不上么?

嘉宾:实际上参照我们学校以往的情况,他这次的排名仍然可以考上二本。

专家:孩子与班主任之间或其他任课老师之间,有交流吗?

嘉宾:与班主任平时有少量交流,不多。其他老师的部分我很遗憾没有了解到。但这次离家出走,他的班主任去找他沟通了一次,班主任说他还是比较听话的。

我猜测孩子主动与老师们交流的情况应该不多。家长和班主任都反应他好像没有跟哪位老师比较亲近。

专家:那当下跟孩子沟通的主要是妈妈?她在给到孩子怎样的支持?

嘉宾:

是的,当前主要是妈妈与孩子沟通。母亲跟我联系后,我建议她先放下孩子的学习,多与孩子做一些情绪连接。

同时也帮助她看到孩子的行为背后是因为存在非常强烈的焦虑情绪和失控感,请她尝试去理解孩子。

第二次我们沟通时,孩子已经愿意与她交流了,但是她还是不敢提学习,怕又破坏这个关系。

专家:爸爸有给孩子什么样的支持吗?

嘉宾:从母亲的描述中,目前父亲应该是意识到自己的一些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很大压力,也在尝试调整。他当下应该是近似隐身的状态,也不敢去与孩子接触。

专家:当下家庭状态及关系如何?

嘉宾:

父母在生活中有过一些冲突,具体的我没有深入去了解,曾经因为没有避开孩子,一度让孩子担心他们可能感情出现了问题(高一时)。

但是从母亲的反馈来看,她与先生的关系还好。但是孩子对于父亲还是一直很排斥。他认为他的成绩变成这样都是父母,尤其是父亲导致的。

他现在在家处处回避父亲,几乎不交流。他还说过,如果他考不上大学,他会非常的恨他的父亲。

专家:现在刘老师是希望用“隔山打牛”的方式,通过对母亲的干预,引导孩子走出当前的困境,对吧?

嘉宾:对,我现在是希望通过母亲的变化来带动孩子,我也看到母亲的变化(母亲的确有一些转变,我想可能她本身的弹性也是很足的),但我也担心这样的变化是否足够

专家:孩子当下对学校老师,也是采取不想沟通的态度吗?

嘉宾:孩子在学校与老师的沟通都是被动的多,主动与老师沟通得比较少。还曾因不及时完成作业的问题,让部分老师对他有不满。

专家:那么当下大家对这件事情的期待是怎样的呢?

嘉宾:最初他们是希望能够尽快解决孩子的学习状态问题。母亲现在是比较能够接受孩子可能出现的不理想的结果,她说父亲也有类似的表达,但是可能只是嘴上说说。

专家:

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还是比较有希望。

一方面从妈妈对孩子的接纳上面来做工作。

另外一方面,看能不能增加老师跟孩子的联系,在孩子的学习方法上面做一些工作。

而且疫情应该马上就要结束了,可以让孩子回到一个更良好更适合他的学习氛围里面去。

我们根据咱们幸福双翼的体系图来捋一捋孩子的现状——

首先,亲情方面。从您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关系都有蛮大的提升空间,孩子感受到的自己父母之间夫妻关系似乎也不太好。

然后,人格方面。孩子的自信心显然有提升空间,平衡情绪的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知识增长方面,他在学习上缺乏成就感和归属感。

嘉宾:对,是这样的。三个方面都存在欠缺。

专家:我的想法是从学校这方面里面给到孩子知识和自信方面的一些支持,再由母亲这边给到他亲情和情绪平衡方面的一些支持。

那么当下可不可以在学校里组构建一个教育铁三角,来对孩子起到一个支持的作用?

嘉宾:学校方面的支持可能需要争取他的老师加入进来,现在学校整体的状况还是以分数说话的,环境的压力和影响的确是挺大的

专家: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知道你现在在介入孩子的事情吗?他们是否愿意做一些调整和配合呢?

嘉宾:

我感觉这个部分有些困难,因为他的班主任是一个对情绪感受关注较少的人,比较注重结果。班主任对这个孩子的评价是:比较热心,善良,但是性格有点怪,处理事情比较不同。

这个“怪和不同”主要指的是孩子起初要求晚自习早退,想回家自学等等,有自己很坚持的一些学习方式。但是老师们都很不认可他的这些方式。

但是孩子之前的班主任在我联系之后,提供了很多信息,很耐心。

专家:目前学校网课的开展情况,也请你大致介绍一下好吗?例如是本班老师上课还是上大课?对孩子的反馈是反馈给本人还是给家长,采用什么方式?

嘉宾:我校现在在高三年级每天8节课,分上下午,作息时间与平时上课类似,都是本班教师上课。课后作业打卡完成。

对孩子的反馈本人和家长都能看到。家长有专门的群,每天会了解孩子大致状况。

专家:网课没有心理课,是吧?

嘉宾:只有考试科目

专家:家长能够主动联系到心理老师,也说明她对孩子情绪方面的重视以及对心理老师的信任。

那家长现在能认同咱们的23字口诀么?——亲情第一,人格第二,知识第三,按次序进行,一个也不能少。

嘉宾:我和母亲的沟通中有讨论过,大方向上是认同的,只是对于具体的排序没有讨论得这么细。

专家:刘老师跟家长之间有没有达成一个一致的辅导目标呢?

嘉宾:我们的沟通其实是缺乏一些设置的,在假期受一些因素影响,也不太严谨。我们当前比较一致的一个近期目标是让孩子与家长重新建立连接,稍远一些的是逐步帮孩子调整情绪。

专家:其实咱们都知道,孩子发展到现在的情况,根源还是在于家庭。刘老师本身是专业的心理老师,对学生家长的指导也很专业,那么您希望我们从哪些方面给您一些建议呢?

嘉宾:

我想得到两方面的指导:

一是各位专家接触的案例很多,我想知道我目前的处理和侧重点是否存在一些偏差。

二是如果我仍然无法直接与孩子工作,还可以做些什么来推动这个案例呢?

专家:首先,您对家长做的一些辅导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而且您跟家长商定的近期目标和稍远一些的目标都比较恰当。如果您一直无法直接与孩子工作,您说的“推动”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嘉宾:我想表达的是从家长的角度,我还可以做哪些努力?

专家:学校有您这样的心理老师,是孩子们的幸运,也看出学校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了。您提到班主任不太重视学生的情绪,那么其他任课老师有没有您能说上话的?

嘉宾:他们班的老师我都不熟悉。我的日常工作中与班主任的接触稍多,与老师们的接触比较少。

专家:好的,谢谢刘老师,情况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感谢你对我们的信任。

专家建议

01 清晰定位,助力成长

专家:杨百玲

通过前面的分享,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在当前疫情环境下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学生在家上网课难以自律,父母在家陪读陪到心塞,老师网上教学鞭长莫及...

最近这一个多月,网络自媒体上放眼望去都是家长对自家上网课的熊孩子的各种吐槽,所以说,这个案例有着蛮高的普遍性,不过这个案例也有着特殊性,案例中的家长有机会得到刘老师的支持,所以这个孩子相对来说是幸运的。

我们看到,刘老师目前对于家长做的工作收到了不错的效果,现在学生与母亲的关系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和,母亲的情绪相对比较平稳,学生母亲还有改变自己的动力。

接下来我将从刘老师您个人的角度来做分享:

首先,我想跟您分享一张关于教育模型的图片,这种图片是我们幸福双翼创始人之一郑海英老师在一次微课中分享的,我个人受益匪浅,现在我把这个教育模型分享给您。

教育模型的核心理念认为“每个人的智能都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他们都掌管着自己的生命,都对自己的成长担负责任”。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光之碗”,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障碍,这些障碍就像一颗颗的石头一样阻碍了碗里的光发散出来,他只需要把这个碗倒过来,石头消散掉了,光芒又能重新发散出来。

借由这个教育模型,我想给您分享三点:

1. 关于身份定位

我非常理解您那一份急切的助人之心引发的担忧。作为心理老师的角色,我们是一个协助者,一个共事者,而非助人者,我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来访者提供安全及不带批判性的空间,让来访者与生俱来的能量得以发散。

如果您愿意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共事者和协助者”来跟这个学生以及家长工作的话,相信您的这份担忧会缓解很多,当您的情绪状态更趋平和稳定的时候,您的这份保持的能量场也能给到学生和家长一份稳稳的支持!

2.关于收集信息

我在这里分享一个我这几年自己工作的一个经验给您,这也是我学习了幸福双翼以后令我的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轻松的一个工具,那就是幸福双翼的体系图。

目前您收集到的关于这个学生以及这个家庭的信息是有限的,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试试重新从这三个方面完善一下信息。

首先是孩子的亲情发展的维度,这里面最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生命铁三角,他从心灵上是否感受到父亲的爱、母亲的爱,他感受到的父母的关系如何?

在这里我也分享一个我自己的一个经历,我自己是高一孩子的母亲,前段时间,我跟先生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吵了起来,儿子从房间冲出来对我说“你们吵吧,吵到离婚你们也无所谓,反正伤心的人是我!”

我当时真的非常震惊,没想到我们两口子的这次吵架会让儿子感觉如此受伤!不过我感到幸运的是,因为有平时的积累,儿子直接地表达了他的感受,也让我有了及时修复的机会!

我分享这个经历是想说,无论孩子年龄多大,父母之间的夫妻关系都有可能成为阻碍那个“光之碗”发光的石头!

那么收集信息的第二个维度就是孩子的人格发展,评估孩子的自信心水平、情绪能力、性格特质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

第三个维度就是看孩子的知识增长的维度他的学习的生理、心理和动力基础是否有提升的空间?最后一个可以评估家长的心理年龄处于哪个阶段,只有当家长的心理年龄达到成年期的水平,才能有效地支持到孩子的成长。

咱们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为了看到孩子在哪些方面有成长的空间,找到阻碍孩子那个“光之碗”的石头,然后我们再协助孩子清空这些石头,让光芒重新发散出来。

3. 关于目标设定

当接到家长的求助的时候,您感受到了家长的焦虑,急家长之所急,所以在这里我想跟您探讨一下关于辅导目标的设定,我建议您在跟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可以使用启发式提问引导他们分别设定他们自己的成长目标和行动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要清晰、具体,可以是一个微小的改变。

孩子发展到现在的状况,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改变起来也不是一天两天,您作为协助者,一步一步支持这个家庭朝着更好的方向改进一点点,已经是莫大的功德了。

三点践行小建议:

1. 将自己定位为“共事者、协助者”,稳定自己的能量场;

2. 用幸福双翼体系图收集完善学生的信息,找到阻碍学生“光之碗”的石头;

3. 协助家长或学生设定微小而具体的目标。

02 厘清责任,真正培育内在驱动力

专家:史虹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上面百玲老师给出了一些老师方面的建议,接下来我就从孩子方面提出建议:

首先,我们看到孩子自己也很想学习,只是苦于静不下心来。在学习的身心基础课程中,我们学习过学习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基础。学习、思维、创造力和智慧不只是发生在脑中,更是整个身体的运作过程。

当脑子卡壳或者学习效率低时,停下来进行适当的运动,对学习效率的改善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今年因为疫情,我们都在家里宅了很久,身体里的能量得不到释放,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有着高考压力,还测试成绩下滑,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我们更多的支持。

现在疫情状况有所缓解,孩子跟妈妈亲情链接也有好转,跟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学习和运动整合方案,听听课,出出汗,将身体活动起来,可以达到舒缓情绪,调节心情,提升专注力和学习效率的作用。

接着,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对学习有自己的坚持,很有自己的想法。这样的孩子适合引导他自己给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并给予一定的空间和尊重,他自己更容易驱动内在发力去达成目标。

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孩子上学期末的学习状态及其原因,再次跟学校老师确认当下孩子学习成绩与高考结果的可能性,还有再次探讨孩子自己对学习方式的认识以及思考,以此帮助孩子认清自己,如果孩子自己评估过低,可以提升其自身力量,而产生更多的积极性。更容易引导去他重新审视自己,重塑目标。

最后我们看到孩子对父亲有着极大的情绪。这里虽然不知道其中的细节,但我们仍然看到了孩子和父亲之间需要彼此更多的接纳和界限。

在过去互相陪伴的时间里,孩子和父亲都已经做到了自己曾经可以做到的最好的程度,我们相互都不能给到对方自己所没有东西,彼此曾经的动机都是值得肯定的,那个当下造就了现在的彼此,过去已经不复,共同珍惜当下。

对于当下,我们一方面要面对要去解决,另一方面还要注重界限。

界限,就是任何人任何事之间都特有的线,因为这根线,将我们每个人的事分成了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自己的事要全力以赴,别人的事要尊重,老天的事要顺应。这个界限在最亲近的人身上,我们很容易把握不清。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除非他邀请或者同意,不会喜欢被他人越界,否则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逆反。

学习、未来的生活和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需要他建立起自己为自己负责的态度,而这种力量是由内而外的,是需要孩子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来构建,并由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形成并支撑。真正具备这样的力量的人,即使遇到挫折,也会更加容易重新唤醒,再次出发的。

所以长远来看,我们需要把选择权和主动权还给孩子,我们给到支持和配合的作用,虽然这样的成长会更加缓慢,但这样的成长会更加扎实,更加茁壮,就好像实心球跟空心球的区别一样。

三点践行小建议:

1. 制定学习和运动兼顾日常规划。

2. 重新挖掘资源信息,看清和制定目标。

3. 理清责任,真正培育内在驱动力。

03 家校合作,携手共建

专家:徐宇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在您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孩子父母有改变的意愿和行动。咱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作用是最为直接的。

同时,刘老师目前作为心理老师无法直接接触到孩子,主要的沟通是通过孩子母亲进行的,因此家长的改变对于这个孩子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接下来的这些建议,我将围绕如何面向家长开展工作。

第1点,跟孩子的父母探讨幸福双翼的23字总诀,对培养孩子终身幸福能力的目标,达成共识。

百玲老师已经提到,如何用幸福双翼的体系图来协助您收集有效信息,全面梳理阻碍孩子的那个“光之碗”的石头。其实,之前刘老师对家长的建议,无论是增强爱的连接还是调整情绪,其实都是紧紧围绕着我们幸福双翼的体系图和23字总诀。

第2点,我建议您把这个路线图更加直观清晰地告诉家长,让家长不仅仅看到眼前的具体做法,还能知道背后的理论和原理。

当家长能够认可23字总诀时,就可以真正意识到亲情第一的重要性,在这方面多去加强链接,同时家长心中有了一个整体的指引图时,就可以对一些具体做法更加清晰和认可,也可以在总的指引下,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采取灵活的方法。

第3点,当家长清楚了这样一个指引图之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去做。

从众多学员的经验来看,341肯定法和心灵成长阶梯图这两个工具非常好用,而且真的很见效。

你可以建议家长使用341肯定法对孩子的日常点点滴滴进行肯定,具体方法可以根据家庭情况,采用写日历,写纸条,发微信等等方式。

肯定的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不局限于学习。可以让家长把每天的341肯定法给你打卡记录,你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去肯定家长,给予鼓励。

只是特别记得提醒家长的是,341肯定法是家长在做,不要管孩子是否看了,不要期待孩子是否有所反馈。

另外,341肯定法并非直接作用于孩子的学习成绩,其目的首先是建立亲情连接,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肯定和关注,愿意与父母敞开心扉。

同时,作用于人格成长部分,让孩子看到自己已经做到的部分,提高自信心。

第4点,尝试与父亲联系,了解父亲的意愿,促进父亲改变的行动。

孩子对父亲比较排斥,觉得成绩下降是父亲导致的,如果考不上大学会非常恨他的父亲。同时父亲压力也比较大,但也在尝试调整自己。

对于高三这个年龄的男孩子来说,父亲的作用可能是大于妈妈的,如果父亲能够做出一些调整和改变,或许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我相信父亲也是跟妈妈一样有做出改变的意愿,愿意承担责任,只是现在缺少一些方法。如果他愿意,说不定可以短时间内做出调整。

我们的学员里,有不少学霸级的爸爸,一旦参与,进步速度甚至比妈妈还要快!对家庭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您作为心理老师,如果可以跟爸爸取得联系,听听爸爸的心声,帮助爸爸释放压力,我想对于孩子和爸爸都是有莫大的帮助。

同时,再回到幸福双翼的体系图中以及百玲老师提到的例子,一定记得提醒孩子父母,良好的夫妻关系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在现在这个阶段,父母之间温暖有爱,对孩子的教育达成共识,才能共同携手来帮助孩子重建信心,走过这一段艰难的时光。

最后,我也分享一个我们其他学员的小方法,也许会对这个家庭有所启发。

有一个学员的孩子,初中三年沉迷于游戏,荒废了学业。妈妈非常着急,加入幸福双翼学习。

此后,母子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孩子的学业有所进步,但父子关系依然恶劣。

妈妈意识到父子关系是影响孩子上高中之后状态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于是妈妈每天以爸爸的口吻编好短信发到爸爸的手机上,再由爸爸转发给儿子。

持续一段时间后,儿子的状态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您也可以在远见教育公众号内查找更多教育案例,或许他人的经验教训也会对孩子的父母有所启发。

三点践行小建议:

1、跟孩子的父母探讨幸福双翼的23字总诀,对培养孩子终身幸福能力的目标,达成共识。

2、用三四一肯定法等方法,引导家长与孩子建立链接,提高自信。

3、尝试与父亲联系,倾听父亲的心声,促进父亲改变的行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高三 中考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