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说家风·反省篇】搞定一个关系,孩子教育和夫妻情感就好起来了……

张建云

很多读者急切地问我如何教育好孩子,怎样复归夫妻和谐。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的两种缺失的关系: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有六大关系:父母与儿女的关系、夫妻之间的关系、领导和下属的关系、朋友往来的关系、兄弟姐妹的关系和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到了网络社会又增添了一种新的关系:朋友圈关系。

所有的人都在这六加一的关系当中活动,无一例外。但如何把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以及其他的几大关系都默契,都温润,都友好,都真诚呢?

实际一点都不复杂,我们忘记了一种最需要,最根本,最被忽视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

但凡与儿女关系不好,与夫妻关系不好,与其他所有人关系不好的,都是与自己关系不好。因为其他所有关系都是自己在这些人身上的投影。更直接地说,这些关系都是你的影子。你跳他们就跳,你跑他们就跑,你蹲他们就蹲,你怒,你烦,你焦虑他们就怒,就烦,就焦虑。

你如何对待自己的态度、方式,就是如何对待孩子、伴侣、父母、朋友、领导、下属、老师、学生以及朋友圈的态度和方式。

有个朋友建了个国学学习群,瞬间就拉了四五百人。可能是因为他管理无方、威信不足,大家在群里各自为政,各说各话。他一怒之下又把这群给解散了。自此,我分析他与孩子和妻子的关系都不会很和顺。

想改变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改变自己。但这点看似简单、便宜、快捷,实则最难。因为没有几个父母愿意改变自己,并且认为自己根本不用改变,孩子才需要调教和治病。于是花很多钱,费好大劲,把孩子送到好学校,找个好老师。甚至不惜给孩子报几个、十几个艺术特长班,没日没夜地补课,好不容易到了寒暑假,又要去上冬令营和夏令营。

这是个徒劳之功。特别像一个身患重病的人一天到晚去给别人求医问药,从来不知道是自己病了。

最应该教育的是家长,最应该教育的是老师,但一批最应该教育的家长和老师合谋,在一起教育着一批急缺教育的孩子。因为老师也是家长,家长同样是老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古训。但我觉得一日为父,终生为师,才是明智。所以,在做教育的时候我不是先教育孩子,而是先教育自己。我的教育理念是:像教育自己一样教育孩子。

假若我的孩子没有教育好,我是万万不敢占到讲坛去讲课。这叫欺世盗名,误人子弟。假若,我对妻子不忠诚,妻子没有与我一同进步,我是不敢去写家风的文章。如若不然,这无异于一个用伪善的嘴脸混饭吃的文化骗子、教育流氓。

我们到底该如何改变与自己的关系呢?

孟子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啥叫反身而诚?

就是反躬自问,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就是反省。反省的快乐是根本性快乐。所以叫:乐莫大焉。

我坚持了几年的反省,有人奇怪,为啥你总是那么多错?

他的言外之意,我怎么没错?

没有人没有错,只有人不认错。有错不认,有错不知,如同一个人常年不体检,身体里有了癌细胞不知道,依然纵情、熬夜、逍遥、贪欲。

人的身体要体检,心灵也要体检。心灵的病比身体大得多,快得多,重得多。一秒钟之内可以产生几个念头,一小时就是3600秒,一天到晚得犯多少错呢?

一定要反省。把写反省日记的习惯坚持下来,一家人都写。那么孩子自然就好,因为他自己的错误自己找出来了,当然自己改正,自己进步。这就叫无为而治。

与妻子亦然。谁也别说我看你怎么不顺眼呢,你这人怎么毛病多呢,跟你说了多少回怎么就是不改呢,你这脾气怎么这样差呢?

潜台词就是,我看我自己不顺眼,我这人毛病多,我就是屡教不改,我这人脾气太坏!

孟子曰: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强恕而行,就是能宽容谁就宽容谁,不能宽容谁也要学着宽容谁。但很多人就是缺乏宽容。刚要把车停在自己门口,突然见一个清洁工的三轮车停在自己车位,顿时怒了,你这破三轮怎么放我家门口啦!到路口就差一秒就变成了红灯,于是又怒了,我今儿怎么这样倒霉!夫妻之间一句话难听,随即针锋相对,反唇相讥,分毫不让。

这都是与自己过不去,都是与自己关系不好。

让自己的内心丰盈、柔软、温润、美好就叫仁。所以叫:求仁莫近焉。与身边的人关系好起来,善意地、和悦地、真诚和智慧地对待大家,就叫德。所以叫厚德载物。

太多人不是仁,太多缺少德。怎能把孩子教育好,怎能与夫妻关系好呢,怎能是社会合格的人呢,你怎能不焦虑,不着急呢?

今天的原文选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四节》:

孟子曰: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张建云

天津家风研究院院长。

作家、国学学者、《中国家风》主编、天津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央党校国学签约主讲人,现为全国妇联家庭建设专家智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标签: 教育 张建云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