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及时评上高级职称、评上名师,不是教师不优秀,而是另有原因

不能及时评上高级职称、评上名师,不是教师不优秀,而是另有原因。

因经常要出外讲课讲座,也就跑了好多的地区和学校,接触了许多不同地方不同类别的老师,和一些教师也就建立了一定的联系,对他们的工作状况、所思所想有了一定的了解。

那些教师对我除了羡慕,更多的是对自身教学生涯的感叹。他们羡慕我30出头就评上了高级,40出头就评上省特级和正高级;这些对他们来说有点高不可及。难道这些地区的教师自身素质就这么弱吗?非也!

和我保持良好关系的几名教师,我觉得他们对教育教学充满着热情,而且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很是独到,教学科研、课堂教学、教学质量在当地都是响当当的,可惜年龄和我差不多,却至今仍然是一级职称,甚至有二级职称的。他们对此很是感叹,更多的是失落。

我问为什么会这样?问题出在哪里?他们说,职称名额实在太少,学校可参评教师多,基本在符合条件的教师中论资排辈,轮到自己估计都超50岁了。至于各级名师的评审更是难于上青天。比如大市级名师、省级特级教师等荣誉称号的评选,基层学校教师有时连报名资格也不给,怎么评?

要想评上高级职称、要想评上好一点的名师称号,除了自己条件要好,还得有关系;否则就只能熬,等熬到一定年龄,高级职称还是想评的,至于名师称号也就算了。那么地方教育局为什么就不能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不拘一格降人才”呢?以便让更多有才华有活力的教师脱颖而出,而不是让这些教师在时间的长河中慢慢沉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询问过接触过的几位当地教育局的有关领导。教育局领导说,我们是一直非常注重年轻教师的培养的,对师资队伍建设也是花足了功夫。但是,教育局也有非常大的苦衷,而又不能明说。

到底是怎样的苦衷?有一位苏北小县城教师发展中心主任的解释也许是一个很好的答案。这个小县城地方经济比较差,教师待遇自然要差一点了。但苏南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大量招聘各地名师,只要有高级职称的,有名师头衔的,当然是越高越好,只要符合年龄要求,经过考核都录用。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当地教育局辛辛苦苦培养出一名名师,一旦称号落实不出三年,那名名师就跑到苏南去了,前些年几乎是评上一名就跑掉一名。当地政府觉得教育局总是为他人作嫁衣,对教育局很有意见。

教育局也没法,只得在高级教师评审和名师选拔上有意识地卡年龄,年轻一点的允许申报但评审过的几率很小。当地教育局并不是不承认那些教师优秀,而是害怕他们年轻有优势,评上就跑路。等到那些教师年龄渐大,即使评上也跑不出去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原来如此!但这绝对不是合理的方法。为什么一拿到高职称、名师称号就要跑路?难道怪那些教师吗?当然不是!这个涉及教师的待遇了,而这个待遇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这里不便论述,就此打住。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