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寒假学校操场上挂满了校服,全是老师洗的!

昨天下午,观成实验学校校长李洁在朋友圈晒出一张图:趁着太阳好,学校总务处的刘金渭老师洗了一操场的校服。这些校服都是一学期来总务处、学生处在校园里捡到,至今无人认领的。李洁校长说:“看来开学第一课得从校服说起!”

照片里,校服们整齐地被挂在学校的单杠上,正悠闲地吹着风,晒着太阳。

30多件衣物

留在学校过新年

昨天下午2点半,我来到观成实验学校,刘金渭老师边带我往操场方向走边说:“学校已经放寒假了,今天是我值班。早上我就照例走了一遍校园,看到总务处的柜子里还堆了好些无人认领的校服。就干脆把它们全部拿到洗衣房洗了再晒出来。”

我们走到校园的东北角后左转,学校亮堂的操场一览无余。老远就能看到跑道尽头的单杠上,正挂着几十件校服,被风吹得像一面面旗帜。

走近后一数,单杠上一共晒着32件衣服,大部分都是学生不同季节的校服,有毛线开衫、冲锋衣、夹克外套、运动裤,还有少数是学生自己的短袖、围巾、羽绒内胆……

刘老师说:“学校有个专门的失物招领处,每周都会收到保洁阿姨送来的十几条衣服。我们每周也都会广播通知学生来领,但总有那么几件无人认领的。一学期积累下来,就有这么多了。学生可能因为怕被老师批评,或者会给班级扣分所以不敢来拿,其实没有这回事。”

为了运这些衣服,刘老师专门去找了一台干净的手推车,把这些车运到了洗衣房。学校的洗衣房在学生宿舍的一楼,一共有8台。为了洗完这32件衣物,刘老师一次性开了6台洗衣机。

这样的现象

家长也需要关注

像这样学期结束后,大量衣服无人认领的情况,其实在很多学校都有。对此,学校也都会想尽办法,定期提醒学生及时认领,或给自己的衣服做标记。

刘老师说:“我们试行下来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在衣服标签处写上名字。但是这些无人认领的校服里,写名字的还是很少很少。像这样丢三落四的习惯,有时候也会反映到学习中。”

刘老师讲了一个令他印象深刻的例子。“记得去年5月份的一次放学后,我在校门口值岗。一个初三的男生走出校门,他妈妈见他没穿校服又没带水杯,就让他回去拿。这个男孩子回教室翻了一通,没找到,跑出来跟妈妈讲。结果这位家长还是坚持让他回去继续找,这个男生只好又去了失物招领处找,这样来回好几次,把放衣服的柜子从头到尾翻了个遍,才把衣服找到,和妈妈一起回了家。恰巧这个男生我也认识,是各方面很优秀的学霸。找衣服的过程大概有一个小时,这位家长就很耐心地在校门口等他找到为止。我觉得这位家长的做法就很值得肯定,很多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分数,觉得孩子丢了一件衣服就再买一件,其实这也是很值得关注的一个生活习惯问题。

“我把这些衣服晒出来拍照片,也是为了提醒这些同学,开学后记得来认领。希望他们以后也要注意,不要再丢三落四了。”

校长李洁说:

希望能让学生爱上校服

事实上,李洁校长发的这张照片,也在学校的教师群引发了很多讨论。除了关于学生生活习惯的问题,李洁校长还在课程中心的群里,和老师们讨论,能否将校服设计做成一门课程,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爱上自己的校服,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丢校服的现象。

李洁校长说:“学生每周有5天都要穿校服,校服其实也意味着平等意识、团队意识,是学校的一张名片。但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在校服上做到求同存异,能在校服上看到孩子的个性。所以从2014年开始,我们就开始不断地对校服进行花样、品种的更新,希望学生能喜欢自己的校服,现在我们的学生就有4套不同的校服。

考虑到学生每年的身体成长和购买便捷度,学生可以随时到网上去订到符合自己尺寸的校服,但这样的便捷让学生往往对校服也不够珍惜。

李洁校长说:“初中阶段孩子的自我审美也在提高,有的孩子会把衣服拴在裤腰上,有的孩子会把裤子剪短露出脚踝。所以我和课程中心的老师商量,学生是否可以通过美术课、劳动课程,测量自己的尺寸,了解自己的身材比例,对自己的校服进行个性化的再创造。如果这件校服上有自己独特的标志和识别,可能他们就不会那么随意丢弃了。”

记者 张宇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