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不出游,孩子沉迷游戏怎么管?这份调查帮到你

孩子们翘首以盼的寒假总算来了!但和往常举家出游,走亲访友的春节假期不同,由于疫情还存在多点散发,今年寒假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将会是一个“宅家”的假期。根据去年受疫情影响期间寒暑期的情形来看,未成年人在“宅家”的时候,存在较大可能发生游戏时长增加的情况,而对于孩子们“宅家”的同时又“沉迷”游戏的现象,不少家长都会感到无奈和焦虑。

为了使家长们了解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们适度游戏、远离沉迷,南方日报、南方+联合艾瑞咨询,共同推出了“快乐假期,‘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下文简称“调查”),从目前未成年人与其家长对游戏的看法和认知等角度入手,通过发起调查、数据分析、意见建议等方式,对家长如何更好地理解、管束和引导未成年人与游戏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互联网工具与网络游戏企业提供的举措,做出有建设性的指引,共同帮助未成年人欢度假期,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家长普遍担忧寒假“游”乐时间会增加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7成参与调查的家长担忧孩子在这个寒假中存在过度游戏的情况。受疫情影响,外出受限,家长预期:游戏势必将会成为孩子在家中主要的休闲娱乐方式,但是大多数家长对于如何疏导孩子的“游”乐时间还是束手无策。

数据来源:“快乐假期 ‘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

数据来源:“快乐假期 ‘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如果孩子在假期中存在过度游戏的情况,家长较为担忧的可能影响主要集中在孩子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状况上。据此前艾瑞咨询联合南方日报、南方+及南方数媒研究院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游戏领域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显示,家长担忧游戏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于三大方面:过长游戏时间、影响身体健康、接触不良信息。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家长担忧不同。初触游未成年人(4-6岁)家长相对其他年龄段未成年家长更关注隐私泄露、家庭财产信息安全及游戏可能引发的家庭矛盾。初中生(12-14岁)家长对青春期孩子因游戏而影响生长发育较为担心,还包括对引起近视、不良坐姿等健康问题的担忧。总体来看,家长对游戏可能带来的潜在负面影响随孩子年龄增长而消减。

数据来源:“快乐假期 ‘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

从对于孩子游戏情况的把握程度来看,目前家长主要还是依靠交流观察来进行孩子游戏时间的把握,但越来越多的家长也开始倾向使用游戏和游戏设备的软硬件功能进行直观、准确的掌握。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数据来源:“快乐假期 ‘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家长也开始将孩子的游戏诉求视为一种正常的娱乐需求,倾向于通过沟通协商或是约定时间来达到管理孩子游戏时间的目的。仅凭借自己的主管判断来限定孩子游戏时间的家长比例越来越少,已不足一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数据来源:“快乐假期 ‘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

家长“想管但不懂得如何管”成“共识”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对于青少年游戏管控的效果大体一般,约65%的管理方法能够控制住孩子的游戏行为,结合调查结果来看,如何有效沟通、疏堵结合,控制好孩子们的游戏时间也是家长亟需破解的问题,而“想管但不懂得如何管”似乎已经成为家长们的“共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数据来源:“快乐假期 ‘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

值得留意的是,从本次调查可见,相比过去家长将游戏视为洪水猛兽,家长已经可以愈发客观地对待游戏并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如何管理好孩子的游戏行为上。保证孩子健康游戏,其中离不开游戏企业的协作,家长也期望游戏企业能够提供全面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游戏企业的各项措施,家长最为关注的还是集中在作为底线保障的防沉迷系统,其次是游戏产品自律及正向宣导上。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数据来源:“快乐假期 ‘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

据了解,针对今年寒假的实际情况,不少游戏企业也开始从产品层面做出调整,结合更多的春节和抗疫元素,向玩家提供正向的游戏宣导。其中网易游戏旗下的《梦幻西游》手游国风动漫小剧场《梦幻书院》就特别推出《梦幻书院之呼吸健康科普》,在这个寒假将防疫知识及动画番剧进行结合,面向广大玩家及群众科普防疫小知识,目的就是希望通过番剧动漫的形式让观众更能了解如何防疫,以保证防疫工作确切落实到每个人身边。此外,为了给“宅家”的玩家们也可以增添春节的气氛,春节期间,游戏产品《流星群侠传》还在游戏内推出【萌宠闹春】【金牛贺岁礼】等系列活动,为广大玩家提供更丰富的线上文娱内容,助力春节期间“把人留在家里”的防疫形式。

家长希望与游戏企业一起做好“防沉迷”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游戏企业及监管层的努力下,家长已逐步开始接受家企协作的合作方式,并开始主动使用游戏企业提供的各类管控工具。调查中有26.51%的家长希望游戏企业能够更加完善游戏防沉迷系统,希望能够建设好家长管控平台的家长比例则为15.66%。同时家长也希望能够使用到更简单直接的家长管控平台,并获得游戏企业在这方面的帮助。

以腾讯公司推出“成长守护平台”为例,该平台可以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行为进行引导,在成长守护平台家长守护模式下,家长可在绑定未成年人的游戏账号后,实现对其游戏时间和游戏消费的提醒、查询和设置;家长也可以与子女共享彼此游戏时长等信息,建立平等伙伴关系,通过互相了解和激励实现目标。2019年,成长守护平台在师生互动模式下上线“星星守护”功能,为教师提供了解学生游戏行为的工具,并鼓励未成年人通过自我管理模式下的“自我管理”功能,合理分配自己的娱乐、生活和学习时间。

此外,三七互娱方面也推出了“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旨在加强家长对未成年人参与网络游戏的监护,引导未成年人健康、绿色参与网络游戏,和谐家庭关系的社会性公益行动。它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一种家长实施监控的管道,使家长纠正部分未成年子女沉迷游戏的行为成为可能。该项社会公益行动充分反映了中国网络游戏行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对未成年玩家合法权益的关注及对用实际行动营造和谐社会的愿望。

与大众概念中普遍责怪游戏企业的家长形象不同,从本次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家长不再单纯地将游戏沉迷问题归因于游戏企业,他们更为理性地思考全链参与者与监护者在未成年人游戏领域保护的责任与意义。在家长看来,这类管控工具可以形成以家长为主导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落实家长监护责任的同时,可以让家长灵活根据未成年人各自的情况进行个性化、针对性的规制。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数据来源:“快乐假期 ‘游’乐有度”——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调查

总体来看,结合本次调查可以发现,家长也逐渐认知到监管孩子的游戏行为是一个需要多方关注、合作的课题。现今,未成年人游戏保护逐步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主体上以三方参与者为主:监管层的政策指引,企业的制度建设,以及家长的主体监管。政策方面,2019年10月,随着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下文简称“《通知》”),堪称“史上最严”的青少年保护政策正式出台,《通知》提出的六大方面举措涵盖了未成年人游戏准入、内容、时间、与付费等多个方面。企业方面,行业的头部参与者已经能够依据政策指引自觉履行尽职义务。而家长方面,则应在关注未成年人游戏的过程中,不过度依赖游戏公司管理,明确未成年人的管理主体责任在家长自身。

【策划】陈韩晖 程鹏

【统筹】程鹏

【记者】叶丹

【支持】艾瑞咨询

【作者】 叶丹

南方产业智库

标签: 寒假 防沉迷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