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老师,是我的错”,家长的不断道歉,能挽救孩子吗?

“对不起,老师,是我的错”,每次孩子完不成学习任务,赶到学校接孩子的胡先生都会向老师道歉,并强调,“是我的责任,是我没有把孩子看管好”。看到父亲是这样的态度,老师也不好再说什么。

胡先生的孩子是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不过其在初一的时候是成绩排班级前列的“尖子生”,上了初二后成绩下降得比较厉害。用老师的话说:“孩子脑子活,聪明,就是学习习惯不好,不好好学”。

因为工作繁忙,胡先生和妻子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孩子长期待在爷爷奶奶家。如果回家早,胡先生会翻看一下孩子的作业,问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回家迟,孩子的作业就没时间顾及。大概是觉得自己愧对孩子,每当孩子的作业完成情况不好,老师予以批评时,胡先生都会自己把责任扛下来。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出发点也是好的,但家长的这种做法明显欠妥。首先,父母向老师道歉,转移了老师的教育对象,导致老师无法对孩子实施批评教育;其次,父母给孩子传达了一个不好的信号,似乎他学习成绩差,全是父母造成的,而他自己没有任何责任。

所以,家长在与老师沟通时可以表达自己培养孩子方面的困难,但不要总强调责任全在自己。要把孩子放在“学习第一责任人”的位置上,让孩子承担应有的责任,接受应有的批评。这样孩子才会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否则孩子对学习的态度只会是越来越“无所谓”。

“对不起,老师,是我的错”,家长的不断道歉,不能挽救孩子。当孩子到了初二年级,学习成绩下降,学习习惯变差,而家长又没有充足的时间监督孩子,父母就应该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才能让孩子顺利过渡到初三。

第一,关注孩子日常行为,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初中二年级是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一些孩子初一表现不差,到了初二成绩下降、情绪极端,甚至结交社会不良青年,染上很多不良习惯,就是因为他们的身心发生了迅速而明显的变化,而家庭教育又跟不上。他们身体和外貌接近成人,自我意识增强,变得非常叛逆。他们的情绪变得复杂多变,有时候极度自负,有时候又深感自卑,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日常行为,与孩子的爷爷奶奶聊聊,掌握孩子的动态,周末抽时间与孩子沟通,观察孩子身上发生的细微变化。在沟通过程中对孩子学习和行为上的点滴进步予以表扬,必要时给予一些物质奖励,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有些家长,平时没时间管教孩子,偶尔空闲,就找孩子的不足,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告诫孩子努力学习,不能放松,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压榨得干干净净,最后孩子丧失学习动力,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第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自主学习能力是指在没有老师、家人以及其他人帮助的情况下自我学习的能力。孩子的教育不能指望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父母若工作繁忙,就在平时的教育中帮助孩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让孩子能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独自高效地开展学习。

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实际上就是培养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检索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自律能力。家长在与孩子的平时沟通中,告诉他们如何分解知识点和整合知识点,如何根据实际情况检索知识并进行总结归纳。最为重要的是,家长要引导孩子自觉地开展学习,提升他们的自律水平。如果孩子自律水平不够,吃不下学习的苦,再好的教育资源,再贴合实际的学习方法,对孩子都是无效的。

第三,与学校保持交流,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家长如果没有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跟校方交流,就不知道孩子在学校里的状态,就没有办法对孩子的心理情绪、学习能力等做出科学的判断,也就没有办法施加科学的教育。

作为父母,该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呢?首先,要尊重学校、尊重老师,不把学校当“托儿所”,不把老师当“保姆”,不给老师增加额外负担;其次,信任老师,不公开对老师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指手画脚;第三,配合老师的工作,主动给老师提供协助;第四,找机会私下与老师交流,尽量实现双方关系的“朋友化”。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初二是初中生涯的关键期,也是中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生长的高峰期。初二的学生与初一的学生相比,身高显著增长,自我意识产生变化,若他们没有接受正确的引导,很可能脱离正常的成长轨道,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加上初二学科门类和难度的增加,学生的成绩分布状态也会发生巨大变化,好的更好,差的更差,学生学习成绩严重两极分化。

把孩子教育成“优秀的人”不容易,家长们需要经常思考,不断优化教育方式,助力孩子“腾飞”。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