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那个带疯娘上学,“猪圈里出来的大学生”刘秀祥,如今怎样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真理因为像黄金一样重,总是沉于河底而很难被人发现,相反地,那些牛粪一样轻的谬误倒漂浮在上面到处泛滥。 —— 培根

如果你生在一个家徒四壁,父亲早逝,兄姐离家,母亲患病的家庭,你会如何书写命运?

当这些宛如绝境的经历全部发生在刘秀祥身上时,他用实际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即便手握一副烂牌,也能打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带疯娘上学,他是“猪圈里出来的大学生”

刘秀祥出生于一个贫困边远的山沟沟,在他四岁那一年,幸福的童年就早早结束了。

父亲身患重病最终不幸离世,母亲因此深受打击,在失去至亲之人与生活的重压这双重打击之下,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中三个孩子一时间陷入绝境。

年长的哥哥姐姐,也曾试图挑起生活的重担,但都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失去音讯,那一年,刘秀祥只有11岁。

他一边照顾没有自理能力的母亲,一边想方设法赚钱维持生计,劈柴、做饭、种菜、做杂活,他一样一样去学。

刘秀祥曾说,自己的名字是他自己取的,“秀”是他们那一辈的排行,“祥”意味着安定祥和,和母亲平平安安过一辈子,是他最大的梦想。

即便家里穷得连吃饭都成问题,刘秀祥也从未萌生过放弃学业的念头,成绩优秀的他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然而为了节省开支,小秀祥最后选择了肯为他提供免费入学机会的民办中学。

上小学尚且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照顾母亲,可去了县城,母亲怎么办?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刘秀祥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在学校附近的山坡上扎了一个稻草棚,把母亲接来一起住。

每天除了要学习,写作业,做饭,整理家务,余下时间全部用来拾废品换零钱,即便母子俩只能去菜市场把别人不要的烂菜拿回家煮,刘秀香也总是把最好的部分挑给母亲。

再后来,茅草棚实在难以支撑,刘秀祥以低廉的价格租了一个猪圈作为母子俩的栖身之所。

被称为“贵州第一孝子”,刘秀祥却未忘初心

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身体透支,第一次高考刘秀祥遗憾落榜。他早早就意识到,努力读书才是自己翻身的唯一希望,站在人生的低谷,此时的他第一次动摇了。

然而,翻开从前的日记,他看到自己曾经写下的一句话:“当你抱怨你没有鞋时,你回头一看,发现竟然有人没有脚。”

所幸第二次参加高考,他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学校,2008年秋天,刘秀祥毅然带着神志不清的母亲来到了大学校园。

校领导得知刘秀祥的经历后大为感动,一时间“贵州第一孝子”的名字传遍了大江南北。然而刘秀祥却婉拒了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

他一边照顾母亲,一边打四份工来维持生活,即便如此,他仍积极参加学校工作,通过竞选担任了学生会干部,帮助更多贫困学生联系兼职。

有了一定知名度的刘秀祥并没有沉浸在他人的赞美之中,而是利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积极投身社会公益活动,为学子创建“爱心助学金”,为患病儿童筹措手术费。

最让人感动的是,刘秀祥其实从初中开始就一直在资助三名同样深陷贫困的学生,帮助他们完成学业,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身在地狱,心向光明”。

毕业后他选择回到家乡,13年后获得“最美”称号

大学毕业时,学校有打算让他留校,各大企业也纷纷向他抛来橄榄枝。正在犹豫不决之际,被他资助的小姑娘一通电话,让他做出决定。她说:“哥哥,我不读书了,家里人让我嫁人。”

他不愿看到更多像他一样的孩子,终生挣扎在泥泞之中,他要让更多孩子明白“知识改变命运”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原本有机会和母亲一同留在大城市的刘秀祥,不顾老师的劝说,又回到了家乡,那个经常出现在路上捡废品的穷学生,成为了几十个孩子的刘老师。

为了劝阻那些辍学后或打工或成家的孩子,他跑坏了8辆摩托车,改变了50余名孩子的一生,别人都不愿接的“放牛班”,刘老师却抢着要,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一个都不能少”。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能走出去,大家也一定能走出去”是他说过的最多的话。在执教过程中,为了帮助和鼓舞更多的人,他累计全国巡回演讲1000多场,期间从未中断对贫困学子的资助及其他公益活动。

如今的刘秀祥已深深扎根在那片曾经养育他的土地上,曾两次入选“中国好人榜”,更在2020年9月10日,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最美教师”的荣誉称号。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从带着疯娘上大学到今天,已是第13个年头。小时候的他独自撑起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家,走上工作岗位的他,更以纯孝善良的大爱之心,影响了千千万万的人。

标签: 刘秀祥 母亲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