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新年仪式感,藏在这10件小事里……(家长再忙也要看看!)

作家村上春树说:仪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在平凡琐碎的生活中,那一点点的仪式感就像一束束微光,让我们看见幸福,找到继续前行的勇气,更加美好热切地拥抱生活。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的幸福感,绝大部分来自家庭的仪式感。

春节,作为一个阖家团圆的重要节日,不仅承载着我们对于家庭美好的记忆,也装满了我们对于生活美好的憧憬。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让孩子过上一个满满仪式感的春节呢?

(图片来源于pexels.)

和孩子一起做年夜饭

年夜饭,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家人的团圆聚餐,是一年到头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还讲究很多寓意。

席上一般有鱼类(寓意年年有余)、汤圆(寓意团团圆圆)、莲藕(寓意聪明)、年糕(寓意节节高升)等菜品以求新年吉利,这也是我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许。

年夜饭,吃的是喜悦,品的是亲情。让孩子参与到年夜饭的制作当中,不仅可以加深孩子对年味的感知,还能让孩子感受到家的味道。

(图片来源于pexels.)

和孩子一起写春联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在门上贴上大红的春联,烘托节日气氛。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抒发美好愿望,是特有的文学形式。

当人们在自己的家门口贴上春联的时候,意味着过春节正式拉开序幕。

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写春联,然后将写好的春联一起贴在门上。

看着门上贴着自己写的春联,不仅成就感爆棚,还能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和孩子一起制作灯笼

中国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春节或元宵节都会挂起灯笼,来营造节日气氛。

(图片来源于pexels.)

一盏灯笼象征着团结、喜悦,假日里和孩子一起动手做灯笼,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孩子感受节日氛围。

每个孩子的成长中,都会有着关于光的记忆。这一盏小小的灯笼,是孩子关于童年年味的记忆,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记忆。

和孩子一起做家务

家务是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春节期间我们必不可少的会进行大扫除,对房间进行装饰等。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学着让孩子也参与到家务中,主动承担起家庭成员的责任。

有研究表明,当父母和孩子一起参与家务劳动时,会使他们更加明确自己的任务范围,形成责任感。

和孩子一起看电影

有人说,每一部电影,都是一个人生的缩影。在两个小时的观影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领略人物故事的走向,探讨人生的真谛,慢慢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可以说,看电影是一个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很好机会。看完电影后,父母可以借机和孩子一起讨论一下剧情、观感。

在新年这个特别的节日,和孩子一起看电影,来一场关于人生话题的探讨,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影响。多年以后,当孩子回想起这个时刻,也会觉得温暖和美好。

来一场全家旅游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旅途中,不仅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开阔视野,也能拉近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共同见证美好的风景。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于pexels.)

春节假期,忙碌的父母们可以占时放下手头的工作,和孩子一起来一场全家旅游,可以是计划周全的长途旅行,也可以是郊外的徒步旅行。

不管去哪里,重点是可以让孩子有机会看看外面的世界和风景,感受和父母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带孩子一起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春节期间,除了宅在家里,父母也可以带孩子一起参加社区公益活动,让孩子学会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感受帮助他人带来的快乐。

在不同的公益活动中,除了感受到自身的价值、获得快乐,也可以让孩子跳出自己狭窄的小圈子,接触不同的人,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给每一位家人准备新年礼物

礼物,是人与人之间表达感情、善意的一种载体。通过互相赠送礼物,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礼物本身不在于是否贵重,而在于寄托的情感。

春节期间,给每一位家人精心准备一份礼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一份用心准备的礼物,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也能让他们拥有爱人的能力。

同时,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主动给家里的长辈准备礼物,可以是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手工制品,让孩子学会感恩,学会主动表达爱。

拍一张全家福

一年一张全家福,帮我们记录了每一年的成长,每一年的快乐,每一年的美好。照片作为记忆的载体,可以帮助我们定格美好的瞬间,在多年以后翻看照片,依然历历在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图片来源于pexels.)

在拍全家福的时候,建议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策划全家福的主题,比如场景布置、画面构图、动作设计等,让自家的全家福充满新意,同时也加强孩子的参与感。

与孩子制定一个新年约定

有心理学家曾说,想要快速拉近与孩子的距离,就从建立一个共同的约定开始。

新年之际,父母可以借此与孩子制定一个新年约定,如:约定相互监督每个星期读一本书,或者每天锻炼30分钟,或者每月解锁一个新技能等。这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小约定,能够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近孩子的内心,参与孩子的成长。

同时,在这些约定中,孩子也会更乐意与父母交流内心的想法,感受到与父母共同成长的快乐,以及相互陪伴的温暖。

之前,央视做过一次很有意思的统计,如果一个人按照平均寿命75岁,那么人生不过短短900个月。在一张纸上画一个30×30的表格,你的一生就只有A4纸这么大。

假设在孩子18岁成人离家前,除去你的上下班时间、回家睡觉时间,以及孩子在校读书时间(不包括孩子住宿情况),其实你真正与孩子有效互动时间平均每天只有2小时。

那么,在你的一生中,你与孩子相处时间——只有18个月。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粉色格子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每格代表一个月)

也就是说,在这张人生A4的表格中,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仅仅只占你人生时间的五十分之一

亲子关系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孩子不会等你。所以,在这些为数不多的时间里,请好好陪伴孩子!

在孩子的成长中,你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拥抱,都会在孩子心里留下印迹,成为他们成长的力量源泉。

2021年伊始,与每一个父母共勉。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