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混得不太好?答案即现实又无奈

文/宁妈育儿经

人们常说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改变自己现有的命运,很多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入一所好的大学,但是光凭大学就能决定人的一生吗?

众所周知,我国的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两者差距是非常大的。很多农村的孩子虽然同样接受了相同的教育,但是由于师资力量和硬件都差强人意,总体上来说接受到的教育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很多农村的学生要寒窗苦读数10年才能考上一所普通的大学,能考入名校的更是微乎其微,其中大部分的农村学生都最终无奈地流向技校或者外出打工。

近几年来我国的发展是越来越好了,很多农村和偏远地区的生活水平也在稳步地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读得起书,可以像城里的孩子一样从乡村走到城市,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但是即便如此,很多从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在城市混的都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多数发展都很差,这是为什么?

最近在网上吵得热火朝天的问题我想就是这个了,“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多数发展都很差,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城里人看不起农村人吗?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说两个真实的案例。

第1个真实案例:我有一个朋友就叫做小李吧!从小家里能给他的教育就是最好的,除了在教育之外吃穿用度上都比我们这些朋友要好上一些。而他自己也十分争气,没有辜负家长对他的期望,一直都在努力的学习,在高考中更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在大学毕业之后他并没有选择工作,而是随着家长的心愿继续向上进修,考研究生出国读博等等。等博士修完回来后在一所大学里任教,可以说是成了我们童年伙伴心中所羡慕的对象了。

第2个真实案例:我在大学的时候有一个朋友叫做小王,他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学习十分的刻苦和努力,平时也会积极地去外兼职做家教等来贴补自己的生活费,在大学期间的成绩是十分优异的,我们都十分的佩服他。但是在大四毕业后明明可以获得保研机会,他却放弃了这次机会直接去参加工作。他跟我说是因为生活的压力很大,家里没有经济再负担他继续往下读,供他上大学就已经不容易了,所以他需要尽快地进入社会,拿到薪资的拿到薪水来补贴自己的家用。所以他现在一直在社会上各个领域不断地奔波着。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相信这两个案例并不是一个个例,大家应该都听过类似的事情,或者身边就有着这样的真实案例吧!很多农村出来的学生并不是不想继续做,而是家里无力负担继续读书的费用,而家里条件好的学生,则通常没有这些负担,只要安心学习,剩下的家长都能帮你搞定,我想这也就是两者之间最大的差距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为什么多数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混的都不好?

第1点、家庭观念不同

家庭观念对一个人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我国有扶贫的政策,但是看扶贫相关的新闻总是看得义愤填膺。国家给予这些贫困人牛来放,让他能改变自己的生活,但是他们却懒得放牛,将牛活生生的饿死。很多人觉得他们的思维有问题,但是我却觉得这就是家庭观念所导致的,他觉得这么做是正确的,所以他才会这么做。在农村大家对教育的认可程度比较低,认为早早辛苦读书十几年不如早早地外出打工,知道知识能改变命运也能致富,但是他们也知道这种概率并不大。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2点、家庭负担不同

农村学生背后基本上都有一个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能上大学就已经是不容易的事情了,所以他们在大学4年间通常会勤工俭学的来补贴自己的生活费,甚至还能赚取一些钱邮寄给家里。在大学毕业后自然就不会继续学习,而是立刻投入社会,尽快的拿到薪水来补贴家用,或者是还自己上学时所欠下的债务,为了家庭,他们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3点、思想格局不同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农村的学生通常会有一种很木讷,不机灵,思维跟不上,做事有些畏手畏脚的感觉。这我想这些都是出于他们对自己的不自信吧!因为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同,在进入了城市之后,自然会有不适应的感觉,格格不入的感觉,正是因为这种感觉才让他们变得自卑。在同样的城市中工作,因为他们这种畏手畏脚的性格很难得到重用,因为他们的思想和格局都比较狭窄,只能看到眼前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言归正传

我们以前常说“寒门出贵子,鸡窝飞凤凰”,但是现在就变成了“寒门难出贵子,鸡窝也飞不出凤凰”。其实我觉得这是家庭观念所导致的,一个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家庭观念和家庭的负担导致他们无力去承担那么多的选择题。但是我觉得寒门还是能出贵子鸡,我也能在飞凤凰虽然很难,但是想要逆袭就只能改变自己!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了,你觉得为什么农村大学生进入社会后混得都比较差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标签: 大学生 大学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