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也会有焦虑感吗?遇上小朋友脾气暴躁时,我这么干

作者:Seven哥哥Eleven弟弟 | 原创

小朋友也会有焦虑感吗,我觉得这是个好问题?

我先说一下这篇文章里讨论的焦虑感,说的不是医学概念上的焦虑而是一种情绪表现,焦虑的情绪表现。

心理学概念上的焦虑是指在缺乏相应客观因素的情况下,表现的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以致搓手顿足,好像有大祸临头这样的一些表现,常常伴有心悸、心慌、出汗、手抖、尿频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

这里讨论的焦虑感是指有明确针对对象的,然后离开了这对象就不再有对应的如紧张、烦闷的生理反应的一种感觉,即离开了或者某个阶段过去就不再焦虑。

Seven哥哥昨天度过了一个他认为非常愉悦的下午。首先,哥哥把电视打开,找出动画片,然后就遥控器藏起来,期间经历一轮又一轮的诱劝,不为所动,毅然看了一下午的我认为很无聊的动画片,非常满足。

接着,到晚上了,忽然想起来英语课的作业还没有写完,匆匆忙忙的开始赶作业,作业赶到一半,发现作业好像“还有好多页呀,我都写不完”。

于是,整个人的状态从最开始的还能耐着心写,碰上不会的问题的时候问妈妈“这个问题怎么怎么办,你教教我”,到写着写着发现“我今天晚上可能写不完了”,然后开始变得暴躁起来。

这个时候我没有安慰她,我质问他,那么你知道作业没写,为什么你下午还要看电视呢,还要看那么久的电视呢?哥哥没有说话,哭丧着表情去找爸爸,跟爸爸说“爸爸,你能帮我写吗”。当然是不能。这个时候哥哥开始喘粗气,情绪更不好了。

我跟他说“你今天如果写不完的话,可以明天起来再写”,哥哥说“不行,明天再写我就来不及了,我明天也写不完”,我反问一句“那为什么昨天跟前天我叫你写的时候不写呢?”沉默,接下来还是生气,一定要爸爸给他写作业,并且由于爸爸的拒绝而发起了脾气。

到这一步,我已经知道他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了,对于明天想要得到老师的任何和今天无法完成任务的冲突,焦虑且焦急,让他不知道该怎么处理。暴躁的脾气开始发作,妈妈的话选择不听,一味地想要大家必须按他的想法来。

这个时候,我没有如他的意,冷一冷他,并且引入第三人(长辈)来哄他。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第一点,其实他早就写完老师要求布置的作业了,他自己想要达成的目标没有完成,只不过他记混了老师的要求和自己的目标。并且因为是匆匆忙忙完成,所以他的完成情况并不是很好,也就普通水平吧,所以,我也希望他能多花点时间再练练,我还是要呵护下他这种自我追求的心的

第二点,关于妈妈为什么没有提醒他这一点,我希望他自己能记住什么时间自己应该干什么。

其实没有提醒他,我也是有意的,因为我知道接下来如果他没有按计划去做的话,那么就是我很好的一个机会教育的时间。

哭过了闹过了之后然后你还是没有完成,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一下。这次说完之后,那么下次你会不会注意呢?下次还会不会再继续看一下电视呢?然后下次还会不会在就要交作业的时候再去写作业呢?

最后一点,关于挫折,有句话叫做“摔摔打打,慢慢长大”,我们需要给孩子鼓励,但是也不需要一味地鼓励。为了让他能够去挑战更高的目标,我们会以鼓励的形式来鼓励他去往前走,但是这种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要让他认识到曲折向上的可能。以后的人生路上,他有可能会受到打击,有些是小打击有些是大的打击,那么他自己能不能承受住这些打击呢?作为父母,我想让他从小挫折开始锻炼,锻炼他坚韧的品格,锻炼他百折不挠的毅力。

还有个额外的点就是关于孩子的焦虑感,适度的焦虑我觉得很有必要,可以保持他这种进取心,而不是一直拖拖沓沓。

有一个现象大家可能都有过体会,就是在一个班级里面大家觉得最勤奋的是哪批人?是中间的那批人,对不对。

在最后的可能是感觉到“唉,我已经就这样了,我再往前也不能怎么样,而且挑战的难度也很大”,这个位置的想进步需要付出的东西很多,所以会有一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然后在最前面的那批人呢,其实他已经到了一种自律的程度,已经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了,想要再往前走一走可能需要机遇或者更特别的一些东西才能实现突破。而中间那一批人不一样,中间那一批尤其是中间靠前的那一批人,“我可能努力努力就能实现很多名次的跨越,如果不努力那我可能也会往下掉很多”,所以他们会有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也会敦促他们坚持下去继续往前冲,在懈怠的时候也会去提醒他们。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面这些有帮助到你吗,欢迎和我探讨,关注我,一起交流更多内容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