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编制和民办学校的一些常识和误区

教师编制岗待遇好又稳定,是无数人心目中的理想职业,故考编竞争异常激烈。

今天就来给你说叨说叨~教师编制是什么?编制教师和非编制教师有何差别?

在编教师拥有的编制为事业编,即在编老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相当于国家公务人员。

非在编教师即为临聘人员或者称作合同工。

教师作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入职后按照相关规定,签订合同期一般为五年(实际操作中,一般只签订一次合同)并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

非在编老师属于合同制员工。

编制教师和非编制教师的差别主要在于福利待遇差别。编制教师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编制,享受事业单位工作待遇。工资组成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职称工资可以随着职称升高而升高,工龄增加工龄工资也增加。

无编制教师工资比较固定,在职称晋升和工龄方面,一般无法保证。近几年虽然在改革,但实际操作中仍然与在编老师存在很大差异。简单来说,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工资,也就是工资由国家发放,不怕拖欠工资,享受“五险一金”、带薪假期。非编制教师工资由学校发放,工资是否有保障说不准。

其次是稳定性差别,有了编制,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铁饭碗”,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可以调动,退休后享有相应的社保和职业年金。无编制教师会随时面对炒鱿鱼和被淘汰。

…………

“编制岗位待遇这么好,报考人数又多,竞争力肯定特别大吧!”

课代表想说:对于刚毕业的小伙伴们可以先从教师岗做起,“曲线救国”也是不错的选择。

特岗教师,全称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是中央实施的一项对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特殊政策。

特岗教师在3-5年服务期内有编制。工资主要由国家财政拨款和县财政补助组成,保险公积金由当地财政负责。

从结果上讲,特岗教师是有编制的。服务期满后,特岗教师仍有多种选择和出路,至少有三条出路:

一是可以选择在当地留任,保证有编有岗,并享受当地教师同等待遇。

二是异地留转,或到其它学校应聘。

三是可重新选择就业,各地政府包括教育部门要为此提供便利。

……………

私立学校属于公司制,有人误以为工资高。

其实不然,既然是公司就分为三六九等,民办学校就其办学实力来说,分为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优质私立学校一般工资较高,招收重点大学、重点师范大学本科乃至研究生学历的考取相关教师资格的教师。普通私立学校的工资没有保障,换老师换得很勤!应聘条件比较简单,一般师范类本科乃至专科就行。

私立学校不论大小,都面临一个问题:教师幸福感差。

原因如下:

一是不以人为本,以利润和升学率为本。学生和教师长年处于超负荷状态。直言不讳地说,私立学校通过收取高额学生学费、并压榨教师工资和业余时间来获取利润。教师的工作量至少是公办学校教师1.5至2倍,工作时间严重超标,甚至到了极限,许多老师未老先衰、疾病缠身,“年轻时用命挣钱、中年时用钱换命”是民办教师写照,其实也是各个商业公司的写照。

二是工资待遇低下,亲情难顾。

许多民办学校承诺待遇好,但实际中待遇不可能好,工作量与薪资肯定不成正比。另外,私立学校多为寄宿制学校,为了节约成本,便于管理,严重挤压教师的休息时间,每天上6-8节课,全天16小时在岗,课余时间几乎没有。根本不考虑年轻教师生理需求,甚至造成年轻夫妇家庭矛盾。

因视野封闭、交际面窄、无闲暇时间,造成民校教师谈对象难。小家不安稳,自然工作也就无从谈起,离职也就可以理解。

三是长期心理压抑。

教师如其它公司的员工一样,每天紧绷神经,“评比、排名、工资挂钩、下岗、走人”,这些话时时挂在公司董事长、校长口上。此外,安全、家长投诉、成绩、保生率、招生指标、未位淘汰让教师身经紧绷。产假待遇、节假日双倍工资、全额交纳养老保险等等,与《劳动法》严重对立,与公办教师待遇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更有甚者,董事长犹如皇帝,大小领导们处处施压。对教师甚至口不择言,讽刺挖苦,“占着茅坑不拉屎,旧的不走,新的也来不了”,“毕业生每年多得很,教不好就走人”,非常粗暴,严重伤害教师自尊。

四是学习进修机会少。

许多民校对教师智力掠夺性挖掘,重使用,轻培训:重放电,轻充电,年老体衰,一辞了之。这样造成很多老师感到自己成为了消耗品,十分没有安全感。

跨不过去就辞职解聘

在民促法实施后,民校管理若不转型,最先受伤是上述民校!最先淘汰出局的也是上述民校。

怎么办?答案其实就蕴含在生活里,不过这对于很多学校应该很难做到。

开封求实学校校长提出来的“求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健康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愿意上班,能够回家,和谐相处。”乍一听,在民办学校里非常奇葩!细品味儿,真实在。

多说几句,教师成长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关注生存阶段,察言观色观察领导和家长脸色,说直接点,像是欠了他们的一样?

二是关注情景阶段,管好一个班级、备好一堂课,教好每一堂课。

三是关注学生阶段,自觉关注学生的成长,因材施教,教育好每一个学生。

笔者二十年前的一小学语文老师(40岁左右)就属于第三阶段的老师,对班上每个同学不只是关注成绩,而是想教育好我们,真正做到了教书又育人。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她是个好老师。而“长大后,我成了你”,却发现想做好教育,尤其在民办学校里做好教育当个有良心的好老师,还真难。各种压力,各种不安全。

马克思说,当让教师、律师、医生职业也不再神圣时,也恰恰是制度上出了问题。梦想很伟大,希望以后我们的环境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像我小学时候的老师那样,既是在教书又是在育人,让每一位老师都能当“人类灵魂工程师”,而不能当公司里的赚钱教书机器。

文章说到这,与私立学校机构的员工教师比,还是公办的人民老师好,无论从人格、尊严、幸福感还是福利待遇上。说傲娇一点,有了编制,就是教育局(政府机构)的人了,学校校长是没有权力侵害老师的。在编人员虽然工资上虽然比老教师低,但综合待遇上、人格上,是有盼头的。相比民办老师,肯定是一年更比一年好。

觉得不错,请点亮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