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成绩很糟糕的学生,小学的时候就有共性,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大部分家长会把精力放在关注孩子高考上,但中考成绩决定了孩子能不能进入好高中,是考上好大学的基础。

所以说聪明的家长不会只把眼光放在高考上,而应该从小学就开始抓紧。因为中考成绩很糟糕的学生,小学时就有共性,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一、擅长死记硬背

很多小学阶段的学霸,依靠的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适合小学作业不多、内容比较浅的内容,所以说小学阶段的成绩是具有欺骗性的。

如果发现孩子无论是学数学,还是学语文就喜欢死记硬背,值得引起注意了。3年级的时候就可能出现断崖式下滑,一些记性较好的孩子,可能会在初中表现出来。

当然如果你家孩子拥有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能力可以另当别论。

三、逻辑思维较差

习惯用记忆去学习的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所谓逻辑思维可以概括为,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全局意识和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听起来挺抽象,逻辑思维是学好数学的基础思维、而数学是学好物理化学的基础学科。不仅理科生需要逻辑思维。

缺乏逻辑思维的孩子会缺乏将知识点联系在一起的能力,就拿作文来说光靠背是解决不了的,需要逻辑思维去编辑一篇议论文或者记叙文。

小学时候语文、数学这些科目的知识点少、又简单,孩子的弱点还不能暴露出来。到了中考的时候,就会吃了逻辑思维的亏。

三、没有阅读习惯

在英国科学家曾耗时70年针对7万个孩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决定孩子一生的并非智商,而是家境和父母的教育方式。

这项研究调查给出了一个相当扎心的建议:“不要出生在贫穷落后的家庭,这会让你走上一条相当艰难的人生之路”。

那些贫穷家庭最终实现阶级逆袭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5-10岁的阶段,每天父母都会坚持给孩子朗读故事!而这些人最终也都靠知识改变了命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这也印证了一个教育学上的一个理论,在0-6岁儿童心理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是发展学习能力的重要时期,而通过阅读能将学习能力开发到90%或者更多。

所以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是潜在的差生”是有科学依据的。如果小学阶段就没有培养其阅读习惯,日后再想培养就更难了,自然到初中的时候整体的学习能力就不行了。

在反观那些从小喜欢读“闲书”的孩子,特别容易成为一匹黑马。比如贷款一百万上哈佛的詹青云,她四五岁就看四大名著,虽然上小学时一度被老师认为不聪明、学习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但最终她用自己的成绩打了那些人的脸!但是想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要保证阅读的持续性和连续性,然后就是阅读量的积累。

真想要孩子形成长久的阅读习惯,每天要坚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然后一年要达到50-100万字才行。所以如果孩子没有养出阅读习惯,八成是没做到这点。

家长要知道,很多孩子中考的失利其实早有体现,只是家长没有提早察觉。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