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海淀妈妈,我学会了与焦虑和解

(原文刊登于2021年1月12日《光明日报》,作者:安柏)

我是个海淀妈妈,却和很多人想的不大一样,儿子花生10岁前,我曾经很“佛系”,想着让孩子快乐成长。

我身边有很多焦虑的父母,我却不怎么焦虑。我认为,引发焦虑的,是一个人欲望和行动之间的差距。如果一个人想让自己不那么焦虑,那么一定有两种方法:

一是降低欲望;

二是提升行动。

我也不曾给花生下达什么目标,非得上什么样的中学,非得上什么样的大学。

但是,到了花生四年级下,我却开始焦虑了。

记得那是一次生日会,妈妈一桌,孩子一桌。妈妈讲的小升初术语,我傻傻的都听不懂,就好像一个外星人。我这才发现,为了小升初,不少妈妈恨不得从幼儿园就开始准备了。后来花生也跟我说,他的几个好朋友,都准备上六小强,他也想和朋友一起上。

那时我还是没太焦虑。不是还有两年吗?支持孩子梦想,那我们就一起努努力冲冲刺。

但当我开始调查研究并实际操作,才发现自己是无知者无畏:人家老早就开始规划和起跑的,才叫做冲刺,我们才醒悟刚穿上跑鞋的,叫做起跑。

好一点的课外班,不是你想报就能报;那自己辅导呢? 北大硕士,却被小学奥数题难住了,英语专八,小升初阅读理解也不能全做对……

何况当时我还忙于工作,别说辅导了,陪孩子的时间都有限。不巧的是,家里老人又生病住了院,哪头都顾不好。

一个人引以为傲的“不焦虑”,常常经不起关键时刻的考验。因为,一个人容易低估自己的欲望,却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作为一个棱角已被磨平的中年家长,也很容易低估孩子的好胜心。

所以,我主动做出了一个选择——我辞了职,成为一个家庭主妇。

公司缺了我很快就能找到人代替,家里缺了我却无法正常运转。哪个女人不想事业和家庭兼顾?但在不同的阶段,每个女人的重心是不一样的:

没有孩子没有家庭负担时,你会更专注于个人成长;当孩子小需要妈妈陪伴、老人生病需要照顾的时候,就需要你投入更多的时间精力来陪伴家人。

但是,不上班不意味着不做事,成为家庭主妇也不意味就停止了进步。这几年,我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家庭、陪伴和辅导花生,花生也进入了自己心仪的初中。我自己在空余时间大量阅读和学习,开了公众号“海淀花生妈”,现在已拥有20多万读者;收到出版社邀约写了两本书,包括记录花生小升初的新书《上岸》。

选择即放弃,得失也都是相对的。我放弃了上班,却成就了自己的“写作梦”,今后也会一直写下去,因为这是我真正热爱的事业。

我不是在鼓励女性做家庭主妇,不管是驰骋职场还是辞职回家,其实都是一个好选择,如果这个选择是主动的、自愿的。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获得自我认知——我是谁?什么对我最重要?

上岸的结果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上岸的过程。它让我认清了自己,即使暂时不被他人理解,我也能具备勇气主动做出符合内心的选择;它也让花生尝试了挑战,懂得了想达成目标,一定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升学的上岸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心态的上岸。我领悟到“不焦虑”并不比“焦虑”更优越,可能只是因为不了解形势或没遇上真正的困境。我也不再执着于消灭焦虑,而是学会了与焦虑和解,这反而让我重获平静。适度的焦虑可以促进行动力,过度的焦虑才是有害的,关键是,对自己对孩子要有合适的期待值,科学育娃,共同成长。

我也并没因此成为一个“鸡血”妈妈,因为我以前只是假“佛系”。真正的佛系不是行动上无所作为,而是保持内心宁静,只问付出,不问前程。人生的“岸”无穷无尽,即使无法在某个阶段上岸,我们通过努力而获得的知识能力、培养的品格素质却不会因此消失,这些积累终将成为一种力量,帮助我们泅渡人生之海。

标签: 花生 上岸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