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教授:中国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

同事的孩子在美国留学,过年回来,问道: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最大的不同在哪里?这位孩子说,他的美国教授也专门讲过这个问题,在美国教授的眼里,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中国学生没有自己独立的观点。

这位孩子说,刚到美国,最害怕的就是上课,因为美国的课堂与中国太不一样了,美国的课堂更喜欢讨论式教学。

美国教授会鼓励学生根据提前布置的阅读材料自由提问、深入分析、批判性的思考和吸入前人的观点。在这样的课堂上,美国同学表现都很积极,整堂课他们都在不停地提问题讨论,而中国学生呢,基本上不想参与,或者说不敢参与。大部分中国学生都有“讨论课恐惧症”。

有些中国学生还向教授质疑:作为教授,你从来不告诉我们正确答案,却一直让学生们利用大好的课堂时间去讨论。但大家的观点又各不相同,讨论来讨论去,最后也不清楚谁的答案是最正确的?这样的谈论有意义吗?这样难道不是在浪费时间吗?我花那么多钱来美国读书,是想从教授那里学习知识的,而不是向一帮同学学习的。

可见,我们的学生对这样的课有多么的不理解,我们的学生认为标准答案就是知识。

除了不喜欢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在美国教授看来,中国学生还有以下问题:

第一:中国学生习惯复述别人的观点,很难形成自己的观点。

中国学生给美国教授最深的印象就是:大部分中国学生都很刻苦努力,也很听话。老师布置的任何作业都能认真地完成。但是,他们也只是把老师说的或者书上有的写下来,他们习惯复述别人的观点,却不善于总结自己的观点。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自己的观点,这是最可怕的。

我想这可能与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有关。从上小学,我们的孩子都知道,每一道题都是有标准答案的,只要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一定是错的。所以,学生们已经习惯找标准答案了,不是他们不会思考,而是知道,就算自己思考出来,如果与标准答案不一致,照样是错的,没什么用。

特别是语文上,就算是阅读理解都没有标准答案,谁敢自己去思考呢?思考有用吗?

第二:中国学生写作能力普遍不强。

外国教授还认为,我们中国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不行,原因是阅读量太少,没有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特别是一些学术论文,中国的很多学生往往不会写。有些同学甚至说到:本科期间没有写过这样的东西,关键是老师也没教过如何写学术性的文章。

从学生的论文来看,很多学生无法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也不能佐证自己的观点。外国教授认为,我们中国学生的阅读量太少了。

在美国读大学的学生,每周的阅读量基本都是上百页的,每两周就要读一本大部头的著作,这对于美国学生来说就是家常便饭。要想写得好,必须得多读,没有捷径。

读书少,也不善于批评自我分析,所以想写出一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就很难了。

实际不用外国教授,我们中国老师也很容易发现我们学生的缺点,虽然我们一直重视学生的学习,但重视的仅仅是如何提高成绩,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并不重视。

在我这个老师看来,中国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胆小、害羞,不好意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更别说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2、害怕说错被批评,所以干脆不说。

3、作文上我们要求太多,学生完全不能按自己的想法写作。

4、各种科目都有标准答案,严重约束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不敢乱思考,思考也没用。

5、课堂上也没有给学生充分表达观点的时间,我们没有讨论课、辩论课。

当然,之所以不重视这些,就是因为这些与考试成绩无关,对于提高学生成绩没有什么帮助。

中外教育差异确实很大,也许各有优点,但我们也要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克服以上缺点,那么我们的学生绝对是世界上最厉害的。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