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儿童零食新标准已公开:含有以下成分的不要买,浪费钱还坑娃

文\好孕姐

不久前,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公开了《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最新标准,与以往不同,针对3~12岁的孩子,协会初次提出了“儿童零食”的概念,要求含有以下成分的零食不能再打着儿童的噱头进行推广,该标准已经在2020年6月正式生效,可惜太多家长不知道。

或许因为成分名字太过复杂,又或者市场上并没有明确指出,很多家长还在给孩子食用一些不符合年龄段的儿童零食。如今春节在即,家长们又要进行新一轮的零食购买,这里特别归纳提醒,希望大家对本文提到的零食能敬而远之,免得浪费钱又坑娃。

不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上周末,闺蜜女儿过生日,到了以后发现大人正在闹脾气,一问原是老人不懂奶油的分类,图便宜买了所谓的人造奶油,认为吃着相差不大。谁知这件事激怒了闺蜜,只因奶油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大人吃了都会增加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何况小孩子。

事后,我立刻打电话去蛋糕店询问,这才知道反式脂肪酸的使用范围很广,不少孩子的零食中也存在,只不过它别名众多,家长们看到也想不起,这才让反式脂肪酸蒙混过关。

这里总结一下,反式脂肪酸又被称为氢化人造奶油、植物油、起酥油、氢化油等,我们在购买儿童奶制品零食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所谓的人造脂肪、植脂末,或奶精,这些名词都是反式脂肪酸出没的原料,但凡涉及,家长都要特别注意营养成分的标注,避免被误导。

除了市场上常见的零食,反式脂肪酸还经常流窜于孩子喜欢的油炸类食物中,尤其是高油脂高热量的甜品里,基本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家长一定要做好筛选,免得影响孩子成长发育。真想吃,过了12岁再说。

儿童零食行业品控严

在《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最新标准中,儿童零食的品控把握很严格,不光涉及到营养成本的占比,还有产品的烹饪方式,以及热量和油脂的划分。

根据品控要求,儿童零食的制作要以营养健康为准,儿童零食厂商在制作的过程中,每一道成分的添加都要符合标准,举例来说,添加油脂的时候,脂肪、糖分、过氧化值的限值都有讲究,不然会给孩子的肾脏系统带来负担。

除此以外,新标准还公开规定,严禁在儿童零食中添加防腐剂、人工色素和甜味剂,所有的制作标准向宝宝辅食看齐,少年强则国强,只有儿童零食让人放心了,孩子才能扛起一个民族的未来。

高级育婴师,心理咨询师,原创育儿漫画文章作者,欢迎关注【好孕】,你想了解的科学备孕、孕产护理、宝宝健康、成长发育,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