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兄弟因赡养老人“起争执”,弟弟说哥嫂不守时,我却真心羡慕了

“天地重孝孝当先,一个孝字全家安,孝顺能生孝顺子,孝顺子弟必明贤,孝是人道第一步,孝子谢世即为仙。”

人都有老的一天,有房子有存款的老人比较安心,就算子女不孝顺也可以安度晚年。但有些老人就没那么幸运了,掏心掏肺的对子女好,最后却可能没人愿意赡养。

我们偶尔就能听到有些老人,含辛茹苦地送孩子读书接受教育,但是当孩子上了大学后很少回家,甚至有些人大学毕业后如同人间蒸发一般,完全不顾自己接受的教育,把孝顺抛诸脑后。

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个,亲兄弟因为赡养老人而“起争执”的事例,弟弟说哥嫂不遵守时间,但我却真心地羡慕了,这绝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家庭教育带来的善果。

亲兄弟因赡养老人“起争执”

今天的主人公是河南一位90岁高寿的老人,她一共生了4个儿子,这四个儿子和儿媳都非常孝顺。老伴去世后,兄弟四人约定,让妈妈轮流在四兄弟家住,每家住2个月。

这天妈妈正在四儿子家住着,还没住够两个月,哥嫂却趁着弟弟上班没在家,提前把妈妈接走了。弟弟回家后发现妈妈被接走后,上门去哥哥家理论,说哥嫂不守时。

其他的兄弟亦是如此,经常还没在上一家住够2个月,就已经被下一家提前接走了。这到底是哥嫂不守时,还是家庭教育太成功呢?估计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所以当你们看到谁家的孩子那么孝顺,你很羡慕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是否给予了优质的家庭教育,虽说人之初性本善,但小树不修理不直溜,没给好的教育,就很难教育出好的孩子。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不需要质疑的,但却有些父母爱错了方式。笔者十分喜欢“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句话。对普通家庭来说,给孩子优质的家庭教育就是为之计深远的体现。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学校的老师再好也只能影响学生几年,但好的家长可以影响学生一辈子。但偏偏有些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去学校,老师就应该承担一切和教育有关的责任。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后那些看中家庭教育的家庭,孩子学习成绩好、思想健康、为人友善、在社会大展宏图,而那些对家庭教育不屑一顾的家庭,孩子学习成绩提升的慢、在社会吃不开,甚至不孝顺。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即便是看似和学习无关的“饮食习惯”“生活起居”“亲戚关系”等,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那家长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可以从这3个方面入手

第一个,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家长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学生总是在无意识地学习着家长的行为习惯。细心的家长应该发现了,你与别人交流的方式,其实也正是她和别人交流的方式。我们以孝顺为例,如果家长希望孩子以后能孝顺,就要首先孝顺自己的长辈,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学会孝顺。还记得《妈妈洗脚》那个教育短片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二个,注意引导,持续监督

家长不要指望学生能有多大的“自觉性”,无论是小学生还是大学生,毕竟他们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打磨,没有吃过亏上过当。家长不要因为“太过信任”他们而“放任不管”。当发现学生有不正确的德行和习惯时,要用正确的方式去进行引导,并持续监督其改善成效。必要时候可求助老师一同引导和纠正。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第三个,锻炼学生的独立性

有句话叫“慈母多败儿”,母亲慈祥本没有错,但有些母亲由于太过溺爱孩子,而影响其一生。从学龄前开始,家长就要开始锻炼学生的独立性了,从自己拿筷子吃饭、自己穿衣、自己学习,帮学生养成自强自立的好习惯。相反有些学生上了高中还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上大学后独立性会很差。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